来源:上海有色网SMM8月24日讯:近年来,我国多地相继发生了如陕西凤翔、河南济源、湖南武冈和湖南嘉禾等数起涉铅企业重金属污染事件,为我国以铅为代表的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敲响了警钟。造成这些铅污染事件的污染源以铅冶炼企业和铅蓄电池生产企业为主,反应出国内铅冶炼行业的重金属污染防控监管存在漏洞。提高环保水平,有效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对推动铅冶炼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积极意义。我国铅污染事件的高发态势,究其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电池生产环节铅污染物超标排放问题突出。尽管电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铅烟、铅尘、硫酸雾和污水等已有较成熟有效的处理技术,但其投入约占生产线投资的三分之一左右。由于多数企业规模小,环保投入不足,设备设施简陋,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由于运行成本的原因,相当一批企业环保设施成为“摆设”,导致铅污染事件频发。二是回收无序导致含铅废酸污染严重。目前,铅酸蓄电池回收以大量个体从业者为主,基本上处于一种无序状态。由于普遍缺乏环保意识,加上经济利益驱使,相当多回收点进行手工破碎拆解,高价卖出铅片后,酸液随意倾倒,大量含铅废水、铅渣、铅泥进入下水道、水域和土壤,其他价值不高的材料随意抛弃,含铅隔膜与垃圾一起焚烧处理,污染严重。许多再生铅企业基于经济性等方面考虑,默许倒酸行为。三是铅再生利用不规范导致大量二次污染。回收的铅酸蓄电池主要用于再生铅生产。由于再生铅企业太多,全行业有多家企业,平均产能规模仅吨/年。众多小企业由于没有环保设施或设施极为简陋,工艺技术极其落后,二次污染非常严重。铅污染事件频发,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yuanshizx.com/jysxw/1403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