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8/2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济源是愚公的故乡,王屋山下的秀美小城。“土炒馍”这道别具风情的济源小吃,正是利用济源王屋山上的观音土炒制而成。腾讯·大豫网《企鹅爱河南》打造出代表河南18地市的特制小Q,游走18地市,发掘河南特色。济源的小Q是个小愚公,现在,就跟它一起,到济源体验一番吧!

土还可以吃?事实上,观音土含有多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易经》曾曰:“人为坤土”。《本草纲目》曾记载:“壁土拌炒,借土气助脾”。人与大自然的泥土有着根源上的联系,以土益性,醒脾健胃。

土还可以吃?事实上,观音土含有多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易经》曾曰:“人为坤土”。《本草纲目》曾记载:“壁土拌炒,借土气助脾”。人与大自然的泥土有着根源上的联系,以土益性,醒脾健胃。

50岁出头的樊老师是济源市王屋山品牌文化发展公司的负责人,他拿出自己收藏多年“家伙什”,展示普通农家制作土炒馍的传统手艺。一口大缸下半部劈空一半,用以填柴生火。

树枝就地捡来,劈成短条,顶部削尖,插入窝窝头状的石臼中,就成了一个捣棒,用以将土块碾成碎粉状。

捣碎的土沫要再经过筛子的过滤才能下锅,以便滤除杂质,留下精细粉滑的沙子作为原料。

樊大婶用农家院中的一口水缸架起案板,将发好的面团搓成长条,再切成细条。

切好的面团呈手指状粗细,便于食用时拿捏。

火烧正旺,将面团撒入锅中,与沙土充分的搅拌混合。炒制时要充分搅动,使大自然的“土地气”和食材充分融合。

炒好的土炒馍色微褐色,如泥土的颜色,一口咬上去,外酥里嫩,脆中带软,含有泥土的清新,仔细品嚼,又带有面粉的甜味及调料的咸香,生津利口,柔软入胃,消食充饥。

而土炒馍的来历也与愚公有关。传说,当年愚公移山时,将开垦的山石泥土运往渤海之尾,由于路途遥远,愚公之妻特别利用家乡的食材烹制土炒馍,既是家乡风味,可防治水土不服,又便于携带,可储存一年多不变质。

土炒馍,外焦里嫩,传承着愚公移山的坚毅精神,夹杂着深山沃土的大地芬芳。诚如当地老百姓所说:现代人都住在高楼大厦里,离大自然太远。要多接接地气才能生元气,日子才能过的兴旺。

除了王屋山,济源的另一个壮美地标便是小浪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幼在风浪里讨生活的船夫渔民,创造出颇具当地特色的另一道美食,这便是济源人津津乐道的“鸡蛋不翻”。它的食材简单,仅以米糊、鸡蛋为原料即可。一大清早5点钟,孔氏父女的小铺子便开张迎客。一大桶米糊在前一天早已备好,一天能卖个精光。

一个简单的搅蛋液的动作,孔大姐一天要重复两三百次。而无论生意多好,为了照顾好孩子,下午时分店铺一定是关门的,丈夫和父亲轮流扮演着照顾孩子、到店铺帮忙的角色。

鸡蛋不翻本身的味道比较清淡,有些口味比较重的客人,会要求在鸡蛋里加入辣条,这种辣条叫做“卫龙”,在济源十分流行。加入后,蛋饼的味道甜甜辣辣,口感中也多了几分韧劲。

先垫上一层米糊做成的饼,再倒入蛋液,在小模具中慢慢烘烤成一个帽子的形状,2分钟便出炉一个简单的“不翻儿”。

做鸡蛋不翻儿全靠这个小小的模具——三足鏊,加上钟帽一样的锅盖,使米糊和蛋液均匀受热,烘烤成型。而这种小吃和模具,出了济源,在其他地市几乎难以见到。

成型的鸡蛋不翻形状如同一顶帽子,颇受小孩子喜爱,其口感外焦里嫩,蛋香浓浓。尤其最外圈的一层“锅巴”,脆酥生香,是精华所在。孔大姐的店开了十余年,仅仅涨过一次价,从以前的1.5元涨到现在的2元。一天虽然能卖出两三百个,但利润微薄。廉价实惠又美味的小摊子,十余年来凝聚了不少人气,也饱含着浓浓的人情味。

如果觉得口味清淡,可以在不翻儿中间裹入店家自制的辣椒和泡菜,热烘烘的蛋饼配上爽口香辣的小菜,别有一番风味。

冬日的清晨,一个刚出炉的不翻儿配上一杯热豆浆,是许多济源人早餐的“标配”。“吃了这么多年也不烦,隔几天不吃,就会想这个味儿。”一位经常光顾鸡蛋不翻小摊的顾客说到。

和其他小吃一样,鸡蛋不翻也有着美丽的传说背景。不翻儿似帽子,也似小船,这种小吃起源于小浪底一代以河为生的船夫渔民。女主人为了给出船捕鱼的丈夫们保平安,特意制作形状如船的小吃,图个吉利。在行船之前,不能说翻这类词汇。可以说东西很重,却不可以说东西很沉。一个简单的蛋饼,却凝聚着家人望穿日夜的等待和平安归来的期盼。而现在,济源的许多司机在出车前,也要去吃上一个不翻,以保出行顺利。小小的不翻儿,承载祝福,是从嘴里吃进胃里的平安。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
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yuanshizx.com/jysrk/26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