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济源二院",分享最新动态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劳模的殷切期望和讲话精神,弘扬工匠精神,彰显正能量,对在一线职工中钻研技术、精益求精、勇争一流的优秀职工给予充分肯定,根据《关于推荐选出-年度济源大工匠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经单位推荐、专家评审、社会投票等程序,市总工会、市人社局决定,授予10名同志为“济源大工匠”。 颁奖典礼 12月19日上午,济源市首届大工匠颁奖典礼在市职工之家一楼多功能厅举行。 市委副书记贾宏宇,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冯正道,市政府副市长俞益民,市总工会党组书记王爱竹,市人力资源保障局纪检书记李玉香出席颁奖典礼。 全市各直属工会主席、副主席、技能带头人、各基层创新职工代表等人参加颁奖典礼。 市总工会党组书记王爱竹介绍首届大工匠评选情况。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冯正道宣读表彰决定。 市委副书记贾宏宇为大工匠颁发奖杯奖金。 医院主任医师李永军荣获济源市首届大工匠荣誉称号。 在大工匠形象展示环节,一幅幅画面让我们感受到工匠精神的可爱可敬,一幕幕场景带我们走进了李永军的精彩人生,看他用手术刀诠释工匠精神,看他把精益求精四个字精雕细刻。 河南省劳动模范孔冬青为李永军宣读颁奖词。 你用精湛的医术减轻患者的病痛,你用严谨和高尚谱写生命的彩虹,你把运动医学巧妙地运用,原本残疾的关节在你手中神奇的恢复功能,悬壶济世李永军,医者匠心写人生。 首届大工匠集体宣读倡议书。倡议全市职工朋友积极行动起来,在党的旗帜下,匠心共筑梦,扬帆远航,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乘风破浪,笑迎朝阳,合力同心把工匠精神大力弘扬,为济源出重彩贡献力量。 最后,市委副书记贾宏宇作重要讲话。他希望广大一线职工在弘扬工匠精神中汇聚正能量;在提升专业素养中推动创新创造;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彰显主力军作用;在引领时代新风中促进社会和谐,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工匠、学习工匠、宣传工匠、争做工匠的良好风气,努力为济源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个人事迹 李永军系医院主任医师、中国医学救援协会运动医学分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疼痛学会委员、中华运动医学会河南分会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康复医学会河南省脊柱脊髓分会常委。 从青年到中年,从住院医师到主任医师,从一个普通的骨科医生到今天的学科带头人……查不清,他接诊过多少患者、做过多少台手术、治愈过多少疑难杂症。 但是,我们知道——29年来,他没有享受过一个完整的假期;29年来,他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把学术研究不断推向深入,把专业技能锤炼得炉火纯青;29年来,从曾经的默默无闻,到现在的声名远播,那种孜孜不倦的劲头、全神贯注的姿态,却始终没有变过。 有一次,医院加班,第一天,遇上一名危重患者;第二天,遇上一台紧急手术;第三天,遇上一次联合会诊;接下来,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每天都走不开……医院,只有不足一公里的路程,但那七天,他没有回过一趟家。 每周二、周四,他的专家门诊,从来都是熙熙攘攘。偏远山区、外省外市,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面对各类患者、各种疑难,李永军始终都是尽心竭力、一丝不苟。 散散落落的报告和论文,记录了他的追求与沉思。星星点点的时间和空间,写满了他的执着和沉迷。 李永军是西医骨科出身,但对中医骨伤、疼痛学科、康复医学、运动医学等相关学科的探索从未间断。他率先把运动医学引入济源,最终形成了以运动医学为主,涵盖骨伤、康复、疼痛的多学科治疗体系,在颈肩腰腿疼的保守治疗方面独树一帜。 他传承中西合璧的针刀医学,致力于微创疗法的探究,针对传统骨科手术创伤大、恢复慢、花费多的问题,为肩袖损伤、强直性脊柱炎、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等病症,提供了更简单、更便捷、更高效的治疗,让许多患者摆脱生物制剂的依赖,免除了手术之苦。 已近残疾的关节恢复了功能,重症缠身的病人走出了困境,时时刻刻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的李永军,感受到了一种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收获。 术到极致近于道,用心一者技必良。 杏林深深,问骨问心,这是一个名医的仁爱和慈悲。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这是一个工匠的求索和开创。 李永军表示,荣获济源大工匠称号,激动之余,有些不安。因为他深知,有许多临床一线的工作人员比他优秀,能够代表他们站在这里,倍感光荣。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自己“用最小的代价治疗复杂疾患”的诺言,在“中原更出彩,济源出重彩”的伟大事业中砥砺前行。 供稿 孔雪丽 编辑 卢 佩校对 赵圆圆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长按图片识别中科医院曝光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传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