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8/2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者按:

以下为第三篇:《郑州:建设“中心”的底气从哪里来》。

郑州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刘怀丕/河南郑州报道

目前,“米”字的一“横”一“竖”已通车,其余四条线路郑万、郑合、郑济、郑太都已开工建设。郑州铁路局党委副书记剧凯锋说,到年,“米”字形高铁全部开通,从郑州出发,2小时可达石家庄、太原、西安、济南、武汉、合肥;3小时可达北京、南京、长沙、重庆;4小时可达上海。

利用综合交通枢纽优势,目前郑州依托国家一类航空口岸,打通了走向国际的空中走廊;依托郑州国际陆港、铁路国家一类口岸和多式联运体系,构建了以中欧班列(郑州)为载体的亚欧陆路走廊;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发展跨境电商,开启了国际贸易的网上通道。

北美的活体龙虾、南美的新鲜水果……坐包机而来,这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已不鲜见。自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成立以来,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各类功能性口岸的开通,郑州已成为全球鲜活农产品集散地。河南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献波说,目前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运营的货运航空公司21家,其中外籍公司14家,总数位居全国第四;已开通客运航线条、全货运航线34条,覆盖了全球主要经济体。

数据显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为45.7万吨,跃居国内机场第7位。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万人次,同比增长20%。

以口岸建设筑起内陆开放高地,是郑州大枢纽战略走向国际的延伸。年以来,先后有8大功能性进口指定口岸落地郑州,包括肉类、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汽车整车、粮食、水果、澳大利亚供宰活牛、种子、苗木等。郑州已成为内陆地区功能性口岸最多的城市,并已形成航空、铁路、公路、邮政、跨境电商口岸及内陆指定口岸、特殊开放区域等“六类口岸”协调发展的口岸体系。

郑州市郑东新区

背靠大树好乘凉

年,富士康携手机生产项目入驻郑州。全球第一大代工厂商的落户,迅速产生“雁阵效应”。

截至年2月底,该区吸引来智能终端及配套企业多家,中兴、酷派、天宇等30多家已投产。年,郑州航空港区手机总产量达2.58亿部,比年增长约万部,占全球智能手机生产量的七分之一。

七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并非郑州一城之功。

在《纽约时报》一篇解释“为什么苹果在中国生产iPhon及几乎所有的产品”的报道中,一名前苹果高管说:“整条供应链如今都在中国。你需要个橡胶垫圈?隔壁工厂就有。你需要万个螺丝钉?隔街的工厂就有。你需要对螺丝钉作一点小小的改动?3小时就行了。”

郑州在智能手机制造业上的异军突起,是中原城市群庞大的配套产业的支撑。

年富士康携手机生产项目入驻郑州后,带动了与手机等智能终端制造业配套产业在中原城市群的兴起。目前,郑州、济源、新乡、焦作、平顶山等多地分布有上下游配套企业数百家。

尽管单体城市的实力尚显不足,不过,依托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的庞大人力资源,以及中原城市群的互相协作,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可谓背靠大树好乘凉。

有万人口的中原城市群包括以郑州为中心的9座城市,人口占全省四成,经济总量超过六成,是全国六大城市群之一。

郑州为更好发挥节点城市作用,围绕着建设大枢纽、大口岸,带动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辐射带动中原城市群,使大枢纽成为中原城市群的共有资源。

目前,中原城市群之间在1小时高速公路交通圈的基础上,已全面升级为半小时交通圈。依托国家高铁干线,郑州东连开封、西接洛阳、北通新乡、南至许昌和漯河,加上已开通的郑州至开封、郑州至焦作两条城际轻轨,全部实现半小时左右抵达。随着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的建设,未来中原城市群“同城效应”将更加显现。

中原城市群的综合交通体系不仅体现在快上,而且还在功能上互补和协作。比如,为扩展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的容量和空间,在郑州南公里的许昌规划建设了异地候机楼,在许昌与新郑国际机场间以快速通道和城际铁路两种方式连接。届时,在许昌办理登机手续后乘轻轨20分钟内可到郑州机场登机;许昌的货物,半小时即可到郑州航空港装机。

与成都、武汉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新晋成员相比,郑州在河南省的首位度较低,但是,这恰恰成为郑州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力的某种折射。

各城市各展所长,错位发展是中原城市群能够“结伴”融入“一带一路”的关键。对此,开封市市长侯红认识非常到位:“开封与郑州融为一体的‘郑汴一体化’战略从来没有停步,开封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发起建立‘一带一路’城市旅游联盟,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和市民休闲文化之都,吸引国际客流。”而作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的洛阳,则充分施展其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基地和科研基地的作用,重点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政策红利催活力

近30年的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证实,郑州曾是夏商时期的都城。郑州市城区中心,坐落有年前的商代都城遗址。

现在,就在遗址东南20多公里外,一座规划面积达多平方公里的航空城拔地而起,这里是全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频频起降的飞机、林立的建筑塔楼、步履匆匆的行人,走在郑州航空港区的大街上,人们最大的感受是忙碌。

这是国家战略带动郑州发展的一个缩影。继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之后,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原城市群、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工程城市、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等十多个国家级战略先后被布局在郑州。

在国家战略政策叠加的红利推动下,古老商都正在迸发新活力。

在航空港区北侧,紧邻的是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这里承接了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国家战略。

史占勇说,试验区探索形成了“一次通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系统,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贸易”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24小时无纸化作业、智能化比对,具备每秒单的通关能力,通关效率位居全国前列。

数据显示,郑州经开区年跨境电商进出口单量突破万单,货值64亿元,同比增长65%,进口保税模式走货量全国第一。征收关税6.5亿元,同比增长4倍。全年出口单量突破万单,同比增长5倍。

一栋楼缴税一个亿,在郑东新区这样的楼宇有30多栋。10多年前,郑东新区还是一片荒芜之地,如今长成了“金融城”,目前累计入驻金融机构家。年,随着恒丰银行郑州分行、渤海银行郑州分行相继开业,以浙商银行、进出口银行入驻为标志,3家政策性银行、5家国有银行、12家国有股份制银行全部落户郑州,42家省级保险分公司、61家证券期货机构先后入驻,实现了传统金融机构引进的圆满收官。

国家政策红利,无疑是城市发展的一大利好。然而,仅有政策红利,并不足够。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郑州要“补课”的地方还有不少。

这个农历鸡年大年初六,郑州市就召开市委议事会,研究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工作。

郑州市总结了自身的五方面“短板”。这五方面,既有老问题,如城市承载力不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也有新问题,如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与周边城市相比,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及部属重点院校等高等机构院所较少;既有经济发展问题,如产业结构不优,传统资源型产业占工业比重仍过大,也有城市治理问题,如生态环境约束加剧,环境容量已经严重饱和,特大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开放合作等方面存在经验积累不够。

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马懿说,郑州扛回来这么多“金字招牌”,的确振奋人心,更感觉到的是压力。郑州在认真研究总结,查找差距是什么,思考怎样补短板。国家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应看到的是“建设”二字,不能误认为郑州已成国家中心城市,而是要努力去建设。

针对郑州的特点和“短板”,郑州市发改委负责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到“十三五”末,切实奠定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基本建成国际物流中心、国家创新创业中心、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国家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再用10年时间,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实现整体跃升,郑州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全面实现,区域整体实力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引领带动中原城市群全面崛起。

编辑:顾佳赟、张欣、张璐

阳光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四川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yuanshizx.com/jysdl/420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