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8/2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al/150507/4620171.html
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结构,加快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打造一批品牌企业和拳头产品,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工业经济……

加快实施中国白银城项目

拉长有色金属产业链

今年以来,济源工业和科技创新委员会进一步认清当前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难点,狠抓工作落实,加快补足短板,有力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济源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用智慧和坚韧写下了一份工业发展的新时代答卷。稳中求进,筑牢济源经济发展之基年,豫光金铅成功入选中国企业强;豫光金铅、济源钢铁、万洋冶炼、金利金铅4家企业入选中国制造业强;全年实施绿色化改造项目62个,总投资75亿元;金马能源被评为我省化工行业中唯一的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万洋绿能实施的闭环管理实践经验获得国家级质量标杆称号;清水源“水云踪工业互联网平台”被列入河南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名单……

举办河南省“企业上云”深度行(济源站)活动

助力企业加快上云步伐

年,济源产城融合开启了新的征程,广大愚公儿女继往开来,奋力筑牢济源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之基。这一年,济源的工业和科技创新“名片”更加闪亮,济源工业和科技创新亮点纷呈。据统计数据显示,年,济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居全省第一位;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1.2%;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9%,增速居全省第四位;税收收入质量居全省第一位,其中工业税收贡献率达到70%以上。

召开企业服务工作会

帮助企业纾难解困促发展

传统产业要焕发生机,新兴产业更要异军突起。一年来,全市上下凝心聚力,聚焦四大重点产业,示范区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抓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意识持续增强,在全社会形成了理解、重视、支持、参与工业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济源聚焦有色、钢铁、纳米新材料、食品饮品四大优势主导产业,强力推进优势主导产业集群发展。截至目前,中国白银城已入驻13家企业,另有20个意向项目正在跟踪对接,钢产品深加工园5个项目建成投产,5个项目即将建成投产,新签约项目10个正在重点跟进对接;纳米新材料产业园完成规划布局,已入驻海博瑞新材料等10余家纳米新材料企业。要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年9家企业申报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泰自动化、清水源科技、中原云工3家企业被确定为河南省企业上云服务提供商;河大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认定为河南省纳米杂化材料专业化众创空间。着力搭建企业融资平台,为58家企业办理助保贷业务笔,累计贷款业务总额7.23亿元;建立银税合作机制,共为家企业发放贷款27.54亿元,有力地解决了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

组织企业家赴浙江大学

参加企业转型发展专题研修班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取得历史性突破,年有56家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评审27家,总数达到52家,位列全省第一;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年研发投入13亿元。此外,积极融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签订续建济源科技大市场、成立浙江大学河南技术转移中心济源中心等合作协议;积极创新企业服务模式,在全省率先启动“企业服务”系统;实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百千万”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开展百名干部帮百企服务,连续5年共组织余名企业家走进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定向培训。化危为机,按下工业发展“快进键”加快工业项目建设,抓好既有项目达产、新项目开工和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工作。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工信厅的大力支持指导下,济源科学调度,有效应对,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各项工作。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三位。

畅通政企沟通渠道

定期举行企业家沙龙活动

按照“一企一策”,把工作重心下沉到一线,点对点精准服务,现场办公、现场办理,就地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确保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双胜利,济源第一时间成立工业和科技系统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单位精干力量,组成综合协调、物资保障、机关管控、车辆管控、信息宣传、企业督导、复工复产和高管返济8个工作组,并设立3个企业督导组,全部下沉一线,督导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工作。在业务指导上,济源下发《致济源工业企业负责人的一封公开信》,对工业企业疫情防控提出具体要求。在疫情防控的不同时期,针对工业企业复工复产、高管返济、应急预案等制定了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指导办法,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家企业复工复产,其中30家重点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复产;规模以上家工业企业中已有家复工复产,规模以上企业复工率达到97.3%;规模以下企业已有家复工复产,复产企业员工%返岗。同时,济源积极落实各级政府关于推动复工复产的各项优惠政策,指导济世药业、联创化工、方升化学成功申报年河南省重点物资保障企业,可享受专项再贷款,在落实国家贴息政策基础上,省财政统筹资金给予25%的贴息支持,期限不超过1年。协调中国银行为豫光股份续贷1.1亿元,为鲁泰纳米授信0万元。支持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改造,对符合条件的8个项目进行资金扶持,预计可享受扶持资金.2万元。

智能制造引领企业转型升级

年,在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济源工业经济必将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为加快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新时代又富又美济源、在中原更加出彩进程中济源出重彩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济源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yuanshizx.com/jysxw/61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