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校园巡礼 文明校园巡礼第8弹来袭 今天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下 济源市坡头镇第一小学吧! 济源市坡头镇第一小学JIYUANSHIPOTOUZHENDIYIXIAOXUE** 坡头一小南临黄河,北靠巍巍太行,是一所环境优美、教学质量过硬、德育特色鲜明的公办小学。学校现有教学班级22个,学生近余人,在编在岗教师46人。学校以“启蒙人生、启迪智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办学理念,以少年军校为办学特色,依托周边红色资源,积极开展系列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先后被评为教育部评定为“国防教育示范校”“省级示范少年军校”“省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河南省豫剧进校园实验学校”“济源市文明校园”“济源市德育先进校”“济源市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单位”“济源市红领巾示范学校”“济源市示范家长学校”“济源市平安校园”等,还先后被市教育局确定为济源市课程建设试点学校和济源市研学旅行试点学校。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有序开展创建工作学校扎实推进领导班子建设工作,结合学校实际,要求班子成员做到“三个带头”即带头学习、带头研究教育教学工作、带头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二实”即做人实诚,做事扎实。 首先,注重抓好领导班子理论学习。坚持每双周的班子学习会议制度。通过学习使班子成员的政治、业务素质不断提高,爱岗敬业的自觉性不断增强。 其次,狠抓班子团结。校长带头工作,班子成员分工不分家,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挥表率作用。认真开展各项教育活动,使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铸师魂练师能为文明创建奠定坚实基础重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狠抓师德教育,坚持教师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本年度,该校结合“两学一做”,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时更新育人观念,与时俱进。同时,该校注重教学反思和交流,教研组每周一次教研活动,及时探讨和总结教学实践。此外,学校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与教师签订了《教师师德师风承诺书》、《教师安全工作责任书》等,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强化教师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增强职业责任感,倡导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良好教风,并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与岗位职责结合起来,将其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之中。 润物细无声,利用课堂渗透德育教育。学校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各类课程,特别是小学品德与生活和道德与法制课。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渗透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各科教材中,都不同程度地蕴藏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鼓励教师充分挖掘各科教材的内涵,发挥各科教学的教育性,把渗透德育作为对课堂教学评定的重要标准。 开展丰富德育活动促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开展主题教育,贯穿德育主线。济源市坡头镇第一小学始终坚持以“爱的传承”为教育主线,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系列教育,切实开展各项教育活动。保证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月有中心,周有安排,日有重点,循序渐进,形成系列。 《小学生守则》教育活动。该校利用每学年的九月份和二、三月份的“行为规范、礼仪常规训练月”活动,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紧紧围绕《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内容,利用晨会、班队活动,采用“学、背、讲、用、行、评”等手段,严格训练、检查,强行入轨、快速提升,逐步将《规范》和《守则》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 抓实少年军校建设,磨炼学生意志品质。学校与部队结合,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到部队强化训练;每年开学初邀请部队军官到学校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在教官的指导下进行了立正、敬礼、列队、军体拳等军体训练和军姿、站、蹲、坐等基本军容常规教育;每周抽出一节体育课由体育教师用于军体训练。通过训练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品质。 ▲六一活动风采 积极开展“认星争优,做愚公家乡好少年”活动。学校几年来一直坚持积极开展“认星争优,争做愚公家乡好少年”活动,教育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并积极参加市里的愚公家乡好少年、美德少年的评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学习美德,弘扬美德,践行美德,坚持从自身做起,在家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谦待他人。少先队还开展“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系列活动。通过竞选演讲、特长才艺展示、手抄报展示、学生集中投票等形式,层层筛选,最后评选出校级“十佳少年”和“愚公家乡好少年”若干。学校在六一举行盛大的系列庆祝活动,在活动中对评出的“十佳少年”“愚公家乡好少年”进行了隆重的表彰,教育广大师生向优秀人物学习,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个讲文明、讲道德、懂礼仪的好学生。 ▲组织学生到留庄民兵营参观 开展丰富的“中国梦”教育活动,深化以爱国主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教育。坡头境内红色资源丰富,留庄民兵营、杜八联革命纪念馆全国闻名。学校充分利用周边丰富的红色资源,定期组织学生走进留庄民兵营、杜八联革命纪念馆,聆听祖辈们的革命故事,重温战火纷飞的历史,追忆为国牺牲的烈士,撰写观后感,教育引导学生继承先烈优良传统,肩负祖国兴旺的伟大使命,做红色传人。另外,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组织开展学生广泛参与“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学校升旗队风采 依托少先队活动,开展特色活动,拓宽教育渠道,创建德育品牌。利用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站等渠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济源市坡头镇第一小学每周一都要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代表都从优秀少先队员中选举产生,升旗时全体师生齐唱国歌,气氛庄严,每一次升旗仪式都是对学生心灵的净化和升华。红领巾广播站每天播音也从无间断。 秉持“爱满人间,德行天下”的教育理念,开展一系列以“爱的传承”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如:开展“学愚公家乡好少年,当一小校园小雷锋”、“珍爱生命——杜绝三无食品签名承诺”、“小交警指挥大交通”、“学雷锋——志愿者走进社区,走进敬老院”无偿服务等特色活动。力求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奉献爱心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加强活动阵地建设拓宽文明创建新思路少年宫活动,培养美好情操。“以体促德”、“以艺辅德”是该校体卫艺术教育的宗旨,让学生在艺术教育中培养品性是该校德育工作的另一特色。为了让学生从小接受美的熏陶,为高品位人生奠基。为此,该校长期坚持开展课外活动,成立了戏曲、器乐、舞蹈、声乐、书法、文学、体育等十五个课外活动小组,每周星期二、四下午开展两个课时的少年宫课外活动,学生按三年级以上全部参加、自主选择科目、按层次分班的原则,参与到各个小组中。此外,学校聘请专家来校对艺术特长生进行提高培训,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情操,发展个性特长,丰富学生生活。通过几年的辛勤努力,该校少年宫课外活动已经成为学校的一张靓丽品牌,多次受到市创建办的表彰和通令嘉奖,周二、周四、节假日的少年宫活动已经成为全体学生向往的乐园。 ▲研学旅行活动风采 ▲队列队形训练 ▲济源市关工委到校指导工作 研学旅行,开拓学生视野。济源市坡头镇第一小学被市教育局确定为济源市研学旅行试点学校后,根据坡头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情况,积极挖掘周边的红色资源,制定活动方案和安全预案,让学生走出校园,到大自然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多次研学旅行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不断拓宽学校德育教育的新路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春学段于组织六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徒步西霞院水库大坝,感受黄河文化,体验军营生活,丰富少年军校建设新路径。在小浪底西霞院风景区与旅行社结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拓展活动,在武警部队军营与部队官兵一起进行队形队列展演和红歌比赛,还参观部队营房。 冬学段学校组织五六年级五个班多名学生乘车到济源王屋山景区进行了“赏王屋美景,学愚公精神,做十佳小兵”的研学旅行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效果。学生们在阳台宫认真聆听导游讲解中国道教的有关传说和阳台宫古代建筑的特色,中午在愚公村雕塑广场进行了拓展活动,然后又进行了诵读比赛,学生们在愚公雕塑前诵读《愚公移山》激情澎湃,唱红歌斗志昂扬。然后在愚公村吃农家饭,饭后观赏王屋土馍的制做过程。徒步5公里到千年银杏树,观赏济源千年银杏树、古老传说不老泉,参观王屋山地质公园博物馆。 环境文化孕育文明承载文明创建格局▲学生就餐 行为习惯文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谨规范、实用有效的规章制度,既是广大师生的行为准则,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校园制度文化发挥着“管理育人”的作用,建立就餐制度、宿舍管理评比制度、路队管理评比制度等多项制度,形成了该校特有的制度文化,通过制度来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促进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其次落实执行情况。如该校的路队,学校制定完路队制度后发放到各班要求各班按制度执行,并及时检查。每次对检查都要做及时通报,有效地改变了学员的行为习惯。 墙体文化。充分利用校园墙面、走廊建立红色长廊,进行国防教育的宣传和教育,先后张贴了“祖国政区”、“爱我中华”、“国防知识我知道”“红色记忆”等国防教育宣传壁画。学校还制作了《爱我中华》、《战争纪实》等大型国防教育版面,定期让学生参观学习,促进了学生对国防教育的热爱。 优化校园环境提升办学品味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安全教育,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每位教师的责任,实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同时强化值周和领导带班制度。每班值周由三名教师和一名带班领导组成,在值周期间带班领导必须对教师的值周情况以及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责任人,以便及时进行整改。另外学校还利用每周固定的“两大+一小”教育和流动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教育。“两大”就是利用每周一升旗集会和周五放学集会两次集中教育时间,对学生进行如防交通、防溺水、防食物中毒等教育;“一小”就是利用每周一的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教育。除此之外,学校还不定期的对周边环境进行检查治理,查事故隐患,抓隐患治理,保人身安全,促教学发展。 长按识别浙江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坑不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