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3/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田园

核心提示

水洪池村,在河南和山西交界的太行山上,是济源市地理位置最偏、海拔最高的村庄。以前,这里与外界沟通的唯一通道,是世世代代的村民用双脚在大山里踩出的一条羊肠小路,狭窄陡峭,迂回曲折,只能徒步前行。

如今,宽阔顺畅的盘山公路建到村子里,农家乐、生态园、汽车公园等逐渐形成规模,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济源当代愚公十年修一路

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也曾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孤村。在济源市水洪池村,每个老村民都记得多年前的那条小路,那是与外界沟通的唯一通道,世世代代的村民用脚踩出一条羊肠小路。想要出山,就要历经几道狭窄陡峭、迂回曲折的险要门槛,整整三天才能走出去。路通之前,村子里90%的人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村民守着满山的资源过着穷苦的日子。

水洪池村在海拔米的太行山上,山势陡峭,森林茂密,清泉遍野,景色壮观、地貌齐全,生态植被优良,保持着大自然的原始形态,是中国北方山水的典型代表。这里的民俗淳朴独特,村子以石构造,与自然风光浑然一体,置身其间,恍若隔世。

守着山水风光,农产品运送不出去,想看风景的进不来,村民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咱们自己先修个‘牛车路’咋样?”年麦播结束,济源市水洪池村原党支部书记苗天才与全村老少商量,先修先干,多修一里,咱就与外面的世界接近一里。

经过商议,从20世纪80年代起,苗天才带着7名党员,组织全村仅有的48名劳力,开始移山修路。水洪池村的路修得很难,村民靠人工力量,经过近10年的苦战,终于打通了一条长13.5公里、宽约4米的出山路。

这条路,成为济源市第一条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修建的道路,成为济源市“要想富先修路”的典范。之后,苗天才带领河南、山西两省三村的村民,用3年时间又打通了一条跨省通道。年,济源市交通局投资余万元,对水洪池村公路进行水泥路面铺装。年,全省路网作出新调整后,水洪池村的这条路也被列入了省道。

路通了,山货变成钱,家门口能就业

路通了,一通百通。一些客商看中了水洪池这个原始风貌保存完好的小山村,开始开发建设这个世外桃源。

村子里通了电、自来水、电视、电话,山货运到山下变成钱,村里出了大学生,还种植高寒小麦、高山反季节蔬菜,盖起花岗岩石料场、鲜切花基地,水洪池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如今,宽阔顺畅的盘山公路,让山村里的人都能走出大山。借助毗邻的九里沟景区、全国大学生写生基地以及在建的姬沟休闲度假山庄等,大力发展旅游业,建设水洪池避暑度假山庄,前来旅游的人络绎不绝,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记者了解到,去年,济源农村公路建设任务由服务出行向服务旅游上转变。南太行旅游公路济沁界至九里沟段、小浪底北岸公路、济洛快速通道连接工程将陆续开工建设,西二环至水洪池(豫晋界)改造工程,王屋山景区至林山(药王隧道)建设工程在积极推进中。

道路修到村子里,旅游火起来

被公路改变命运的村庄,不只是水洪池村。农村公路的大力发展,不仅方便了出行,对工业、农业、旅游等产业发展和沿线居民脱贫致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济源大峪镇王庄村,自村道修建完以后,村里的招商引资取得零的突破,在村子里开拓了新的农村旅游项目,村集体收入每年增加20余万元。

目前,济源市县乡道通车里程公里,村道通车里程公里,居民组通硬化路里程公里,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公里;日发城乡公交个班次,城乡公交一体化率达%,行政村通车客车率达98%。

年,济源市对农村公路从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等“四好”上下功夫,投资3.21亿元,建设县乡村道公里。从年开始,济源每个贫困村都拥有一条安全畅通的出口路。

省交通运输厅规划处副处长马奎杰表示,大力发展农村公路这几年取得的成效非常明显,尤其是“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为老百姓的出行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农村客运的发展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坐上客运车。农村物流业的发展,让农产品能够顺利走向城市。

来源:大河客户端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专注治疗白癜风
白瘕风能治疗吗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yuanshizx.com/jysxw/224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