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3/1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李岩施学霞通讯员张林风为增加群众的法律意识,7月11日下午,济源市人民法院把公堂设在村子里,通过“巡回审判、以案说法”的形式,在济源市玉泉街道南水屯居委会公开审理了一起同居关系纠纷案件,为到场旁听的近百名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现场法治课。该案执行法官张清琴介绍,该案原被告双方因法律意识淡薄,只简单举行了结婚仪式,在未领结婚证的前提下,就开始了长达20余年的同居生活。到了古稀之年,因一方患病后,财产和其他生活纠纷导致感情破裂,诉至公堂。接手案件后,法官在先行调解不成的情况下,考虑到双方年纪较大,原告方患病行动不便,且双方同居时间较长,部分案情需要进行现场调查,于是决定前往双方居住地巡回审理此案。开庭当天下午3时,张清琴一行到达居委会大院。听说法院要来村子里开庭,村民们早早地就来了,看见法官抱着国徽下了车,村民们赶紧围上前来,紧跟着审判人员一行进入充当临时法庭的居委会活动中心。因为座位有限,门口和走廊里也挤满旁听群众。经过简单布置,书记员宣布庭审纪律后,庭审正式开始。在张清琴的引导下,到场的原、被告双方就案件事实、证据及诉讼请求进行了充分讨论。因该案涉及处分的财产尚需进一步评估,此案并未当场宣判。庭审结束后,张清琴针对同居关系涉及的法律风险,向村民们进行了普法宣讲,并耐心解答群众咨询的法律问题。“此次家门口的巡回审判,拉近了人民法院与群众的距离。虽然场地简陋,但现场群众通过现场观审,感受到了严肃、公正、公开的庭审过程,增强了法律意识和法治信仰,起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张清琴说。来源:大河客户端编辑:张艳艳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yuanshizx.com/jysxw/144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