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食的多样性在世界各国饮食中都是首屈一指的,清真美食在中国历史上,经过千年的演变,已经融入到中华美食文化中,成为中华美食的一部分。生活中老能听到身边的朋友闲聊,谈起清真菜的印象就是烤串、拉面、炖牛羊肉,这个刻板印象倒也属实,毕竟日常生活中见得最多的清真餐馆就是拉面馆。 事实上,在中国传统八大菜系中,都能见到清真菜的身影,所谓的清真菜,指的是用符合伊斯兰教要求的食材所做的菜,对菜系没有规定,我经过几年的旅行,走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控制区的全部省级行政单位,累计上百座城市,几乎在每一个有饮食特色的地方,都发现了本地穆斯林制作的地道清真美食。 以下内容我将按照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华中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的顺序,依次介绍各地特色清真饮食。 华北地区 北京 清真菜是京菜里的一大分支,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北京城从元代时正式作为首都,就有大量回回军随蒙古人进驻北京城,四城区内的清真古寺也多建于明代,牛街礼拜寺始建于辽,以牛街改氏为例,祖先来自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家谱可上溯至元代,牛街礼拜寺的筛海坟即为其祖先之墓,距今已有多年历史。 京菜最有名的代表肯定是涮羊肉和烤鸭,北京最有名的烤鸭是全聚德,但全聚德不清真,我只在银川见过清真的全聚德分店,清真的烤鸭在很多京味清真老字号馆子都有,比如鸿宾楼、紫光园、大顺堂、天客来、白魁老号,如果让我推荐的话,我会推荐牛街的穆德楼做的烤鸭,不光是因为穆德楼的烤鸭好吃,还有一个原因是穆德楼不卖酒。 穆德楼的烤鸭 在北京称火锅为涮羊肉,铜锅烧炭的那种,最初的吃法只有羊肉,所以叫涮羊肉,清真涮肉馆在北京就太多了,最有名的是东来顺,还有南门涮肉馆、一条龙、老门框,后起之秀聚宝源,聚宝源在十多年前还是卖生肉的铺子,现在火到排队等位二个小时才能吃上,据说在望京的聚宝源分店,店家为在店外排队的食客搭起了帐篷取暖。我要推荐的是位于龙潭湖公园西北门口的龙潭涮肉馆,老板是牛街永李家,永李家在清嘉庆年间就是做“勤行”的,勤行即餐饮业,后跟着东来顺的师傅学手艺,小馆京味十足,经常有摄制组来取景。 龙潭涮肉 以前涮羊肉是富人吃的东西,普通老百姓吃羊蝎子,把肉剔除之后留下的羊脊骨,形状像蝎子,故名羊蝎子,吃羊蝎子推荐来牛街的老诚伊。 老诚伊的羊排 老北京的炙子烤肉,也是京菜的代表之一,炙子烤肉同涮羊肉一样,都起源于草原游牧民族,现在北京最有名的两家炙子烤肉,一家是烤肉宛,始创于康熙年间,另一家是烤肉季,创建于道光年间,新派炙子烤肉有炙子革命,有多家连锁,吃炙子烤肉跟韩国烤肉区别在于,炙子烤肉要将整盘肉都铺在铁板上,用筷子翻烤,这样吃起来才过瘾。 我要推荐的是常记炙子烤肉,这家店是胡同小馆,位置在广内大街星海乐器城东边的待拆平房里,门口砌了一堵墙,老板是北京人,大伙都叫他常四爷,店面不大,就六张桌子,主营炙子烤肉,还有羊肉汆面和炸酱面,论口味不输给烤肉刘,但是价格实惠一些。 常记炙子烤肉 前段时间看到有关北京小吃难吃的讨论文章,文章举例卤煮、炒肝、炸灌肠等北京小吃,普遍被评价为难吃,我想说的是以上几种小吃没有一样是清真的,都属于猪肉制品,我也没吃过,不知道什么滋味,但外地朋友来京,我会推荐他们尝尝奶酪魏的宫廷奶酪、满恒记的炒红果、洪记的驴打滚、白家菜的芸豆卷、老门框的门丁肉饼等等,如果还觉得难吃,那我也没辙了。 2.天津 天津挨着北京,在饮食风格上和北京很像,天津的回民比北京的还多,建国初期北京没有高端的清真馆子,是周总理提议,将天津的鸿宾楼搬到北京,这才让北京的清真餐馆提升了一个水平。 天津知名的小吃是煎饼果子、麻花,天津人早餐还吃嘎巴菜,但我觉得这几样小吃可能天津本地人更爱吃,让我选个认为好吃的,我会推荐鸿起顺的清真糕点,我会为了吃一口鸿起顺的点心特意来一趟天津。 鸿起顺的蛋挞和蛋黄酥 在天津市河西区宾馆路5号,有一家大顺斋刘家烧饼,门脸不大,看起来不太起眼,但是这家店在天津算是非常有名的老店,主营羊杂和烧饼夹酱牛肉,平时来都得排长队,老板一家看起来很教门,女主戴头巾,大爷戴白帽,周五主麻日不营业。刘记大顺斋的烧饼夹酱牛肉 天津的清真餐馆多,且以本地风格为主,还发展出了一些新派清真菜,有清真日本料理、西餐牛排、海鲜等,我曾经在路边见到一家以抗日为主题的清真餐厅,叫亮剑餐吧,在天津大悦城对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见识一下。 3.河北省 河北人吃驴肉,河北的回民吃鹿肉,在石家庄就可以尝到清真的鹿肉,鹿肉瘦肉多,比羊肉柴,回民不能吃家驴,但可以吃野驴(见布哈里圣训),可是野驴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吃了就犯了国法,所以也不能吃。 凯达涮园的鹿肉 在石家庄清真寺街不仅可以吃到清真的鹿肉,还能吃到清真鹅肉,竹荪与肥鹅做锅底,在漫天飞雪的冬天能吃上热腾腾的滋补涮锅,是种享受。 竹荪鹅火锅寨 到了河北保定,不能不尝尝保定名吃牛肉罩饼,保定的罩饼也是回民做的最好,罩饼和泡馍吃法类似,点餐服务员会问几两肉几两饼,意思就是汤里要加肉多一些还是饼多一些,一般是选择肉多一些好吃。 直隶安家的罩饼 承德人说话像北京话,普通话的发音标准就取自承德市下辖的滦平县,我就推荐这一家店,因为在当地确实有名,老三羊汤,店里有卖羊脑袋,就烧饼吃,羊汤咸淡适中,羊脑袋入味。 老三羊汤 在河北秦皇岛还能吃到清真海鲜和烧麦,还有牛肉做的锅包肉,这些都算是本地清真菜,但河北省整体上饮食风格不一,种类多且杂,故我想把这些菜放在做法更专一的省份来介绍。 4.山西省 山西省的回民数量较少,但也有教门好的回民聚居区长治,可我没去过长治,想必那里一定有很多地道的山西清真美食,想吃清真山西小吃在太原就可以尝到。 “头脑”是太原清真名小吃,最好在早晨当早餐吃,头脑在太原有三百多年历史,据传是有明末清初的名医傅山发明,也叫“八珍汤”,后他将此点传授给一家饭馆,以“清和元”为饭店招牌,八珍汤”则易名为“头脑”。 继承饭庄的头脑 鸿宾楼在太原也开了分店,主营北京烤鸭,兼有山西特色小吃,太原的清真馆子虽然不多,但仅有的几家都有来头。 内蒙古 内蒙古的回民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呼市是自治区首府,市区有八座清真寺,这里有个区就叫回民区,还有一条街和北京牛街同名。 焙子是内蒙特有的回民小吃,焙子是将发酵的白面兑食用碱揉匀,再分别掺入植物油、糖、盐、鸡蛋等,成形后放入特制的炉灶先烙后烘烤而成。焙子在内蒙人的地位相当于新疆人手中的馕的地位,外出方便携带,便于储存,松软可口,可以当点心吃,有甜的有咸的。 呼和浩特的焙子 内蒙人早餐喜欢吃烧麦,之所以将烧麦放在内蒙来介绍,是因为在包头和呼市街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烧麦馆,可见烧麦在内蒙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这样的一屉烧麦当地人叫一两,可我觉得重量不止一两。 清真东寺门口的崔家烧麦 莜面是一种北方小吃,产地为山西、河北和内蒙,内蒙分布较广,且呼市的莜面有清真版。 义德立的清真莜面 冰煮羊是又一种蒙古人发明的羊肉吃法,用冰块来煮鲜羊肉,羊肉经过这一冷一热的刺激,口感大有不同。 呼市牛街的冰煮羊 内蒙的清真美食不止这些,在牛街还能吃到骆驼肉饼,在包头能吃到烤羊脊骨,内蒙最好的羊肉在呼伦贝尔,北京知名的涮肉馆子都会从内蒙采购羊肉,这里的羊肉没有膻味,不习惯吃羊肉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内蒙的羊肉。 东北地区 沈阳 沈阳最古老的清真寺是南寺,始建于后金天聪二年(公元),所以沈阳的回民历史也有三百年以上了。东北的回回至今依然保持用蓝色招牌的习惯,蓝色被称为波斯蓝,关内的回民则多用绿色。穆斯林的流行色绿色也是源于波斯,据记载是哈里发麦蒙的波斯大臣法德勒·本·赛赫勒说服了哈里发将国家通用颜色改为绿色,他写信给各地官员让他们把旗帜和帽子都改成绿色,而绿色正好是波斯国王科斯里和琐罗亚斯德教僧衣的颜色。 沈阳清真美食街 在沈阳有一道特色回民小吃叫“回头”,回头有回头客的意思,“回头”做法像锅贴,用面裹着馅,油煎而成,有肉馅和素馅两种。 西关回头馆的回头 炖筋头为沈阳回民的家常菜,材料多为牛筋,放在锅里,下面点上火,热气腾腾,边吃筋头边喝汤。 西关回头馆的炖筋头 长春的清真餐厅主要就集中在长通路清真寺对面的马路上,我去的时候是过年期间,好多餐馆都没营业,东北的习惯是要过了破五之后才会陆续开门营业,不过我确实见到附近有几家大一点的馆子,比如阿斯旺大饭店、地炉子炭火烤肉等、马家炒菜炖菜馆、回味抻面、合顺斋饭店等,长春还有一个著名的大型国营清真肉品厂叫皓月,皓月在东北知名度非常高,可以说是长春最好的牛肉品牌。 哈尔滨 哈尔滨最值得一提的名菜是锅包肉,这道原本属于官府的私房菜,随着大规模人口迁徙,逐渐发展成了东北家常菜,经过数代改良,已经在东北发展出好几种口味,内蒙有咸口的锅包肉,辽宁的要加番茄酱,到底哪种算正统,已经说不清了。 六顺园的锅包肉 六顺园是哈尔滨最大的清真老号,曾经是个小馆子,随着食客的增多,六顺园规模扩大,已经在哈尔滨开了多家分店,过年期间照常营业,生意异常火爆。 六顺园的烤羊排 在东北吃牛羊肉肯定没错,黑龙江靠近内蒙古的呼伦贝尔草原,可以尝到最新鲜的内蒙羔羊。 西北地区 陕西省 陕西清真美食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西安回民街,西安人称回民街为坊上,这里有一座建于唐代的化觉巷清真大寺,距今已有多年历史。回民街有上百种小吃,从头逛到尾至少得用二个小时,其实来这里不用看什么攻略,各家味道相差不大,随走随吃,只需要记住几种必吃的名小吃就行,看到哪家人气旺就过去排队即可。 陕西传统小吃肉夹馍,汉民夹大肉,回民夹牛肉,肉夹馍的意思是“肉夹于馍”,不是肉夹着馍。 肉夹馍 我小时候的记忆里,凉粉就是陕西凉粉,后来才知道还有四川凉粉、新疆凉粉、甘肃凉粉等等,各地在调料口味上都有不同。 炒凉粉 灌汤包子起源于河南开封,西安的回民有一部分祖籍来自河南,所以西安回民小吃有一些和河南小吃类似,包子馅里有肉冻,蒸过之后肉冻化开就成包子里的汤了,吃灌汤包要先咬一小口,趁热把汤汁吸掉,再吃包子。 灌汤包 西安的桂花糕在售卖时会将一整块桂花糕用特制的刀切成锯齿,插上签子,方便零售。 桂花糕 Biángbiáng面,陕西关中特色面食,那个字打不出来,宽面条,淋上热油,撒上牛肉和拌菜。 Biángbiáng面 陕西的胡辣汤跟河南的胡辣汤区别在于陕西胡辣汤放蔬菜,而且口味淡一些,不辣,做早餐吃。 胡辣汤 羊肉泡馍,简称羊肉泡,还有牛肉泡,地道的陕西名吃,以西安的最著名,吃羊肉泡最好自己掰馍,馍掰得越小越好,这样入味。 羊肉泡馍 我这馍掰的不行,开始急着吃,掰的太大,服务员不给下锅,退回来让我重新掰,人家是怕我不会吃,影响了人家的泡馍品质,吃泡馍的乐趣就在于自己掰馍,边掰边聊天,不能着急。 甘肃 甘肃的美食在兰州,兰州最出名的当属牛肉面,兰州的牛肉面在味道和口感上要与全国各地的拉面馆差异很大,可能是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即使是同样的原材料和人,在兰州做出的面和在外地比都会有差异。要说在兰州挑出一家最受欢迎的牛肉面馆,还真不容易,在兰州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喜欢的品牌,不过要论传统,百年老店马子禄牛肉面是具有代表性的,他家的牛肉面特点在于辣子,是经过调味加工过的辣椒制成,香而不辣。 兰州有德牛肉面的肉蛋双飞 兰州牛肉面讲究“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汤清、萝卜白、辣椒红、葱花绿、面条黄,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毛细、细的、二细、韭叶等形状,本地人还有种吃法叫“肉蛋双飞”,就是再单点一份牛肉和一个鸡蛋,将牛肉和鸡蛋全泡在碗里,吃起来更香。吃牛肉面最好选择在早晨7点前,因为这是头锅汤做出来的,味道最好,过9点之后可能就吃不到头汤的味道了。 牛奶鸡蛋醪糟起源于临夏,后传入兰州,是用牛奶、鸡蛋、醪糟一起煮制而成,拿着烫手,冬季喝可以御寒。在兰州正宁路夜市可以买到。 牛奶鸡蛋醪糟 开锅羊肉也叫开锅涮,和北京的涮羊肉区别在于开锅涮会有大块的带骨羊肉,且可以喝汤,羊肉嚼起来过瘾。 开锅羊肉 灰豆子是兰州独有的小吃,用蓬灰与豌豆、白糖熬成的粥。 甜醅子和灰豆子 宁夏 手抓羊肉是广大西北非常受欢迎的一道美食,常见的吃法有两种,一种热手抓,另一种凉手抓,据说还有一种煎手抓。吃手抓羊肉,不用太多调料,有大蒜和食盐即可,我喜欢这种简单的搭配,好的食材无需太多调味料。 小叶的手抓羊肉 八宝甜饭是西北回民宴席上常见的美味,糯米制成,外加红枣、莲子、百台、白果、桂圆肉、青红丝等,营养均衡,老少皆宜。 小叶手抓的八宝甜饭 青海 青海的回民主要集中在西宁一带,西宁有著名的东关清真大寺,是西北四大古寺之一,西宁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这里属于青藏高原,特产青海老酸奶,西宁的清真餐馆几乎没有卖酒的,据本地朋友说,如果有餐馆开业时卖酒,开始可能还有人去吃,过段时间就不会有穆斯林去了,餐厅也就经营不下去。 莫家街的德碌酸奶 西宁有很多面食馆,各种面片、拌面、炮仗面等,但我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可以吃到清真的牦牛肉火锅,毕竟青海大部分都属于大藏区,牦牛又是藏区的主要家畜。 白驼清真牦牛肉火锅 青海的羊肉也是精品,在内地很少能吃到青海的羊肉,那边的羊肉可以高价出口到中东国家。 新疆 新疆那么大,清真餐馆那么多,必须挑主要的美食介绍了,好在特色美食的特色也非常明显,例如大盘鸡,都知道是新疆的特色菜,但其实大盘鸡是四川人在新疆发明出来的,用了川菜的手法,结合了新疆的优质食材。 二道桥的大盘鸡 烤包子,维语叫“撒木萨”,用馕坑烤制的羊肉包子,维吾尔人做的最地道,汗腾格里米吉提烤包子是乌鲁木齐的老字号,来新疆一定不要错过吃烤包子,因为在其他地区很难得能搞到馕坑,不用馕坑烤出来的包子口感也不同。 二道桥的烤包子 抓饭是中亚地区广大突厥语系民族的传统美食,里面可以放葡萄干、胡萝卜、羊肉、青椒等。 哈萨克人的抓饭 冰粥,土法制作的天然饮品,维吾尔人夏天的必备降暑佳品,从一大块冰上面用锥子戳下来,加上酸奶,冰凉美味。 国际大巴扎的冰粥Muzdog 椒麻鸡是另一道出门于新疆的川菜,属于南菜北做,可选微辣、中辣和麻辣几种,开胃下饭。 马记椒麻鸡 新疆还有红柳烤肉,羊肉串在新疆叫烤肉是因为新疆的肉串太大了,叫烤肉才贴切。红柳在新疆戈壁摊上很常见,是一种矮小的灌木,用红柳枝串羊肉烤制出的肉串带有红柳清香。 华中地区 河南 从历史上来看,中原地区的饮食文化影响着整个中国的饮食,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河南可以说就相当于一个浓缩的中国,在河南可以吃到多种美食的清真版。 胡辣汤是河南人的早餐,著名的有逍遥镇胡辣汤,方中山算是郑州最火的一家胡辣汤专卖店,价格比普通的胡辣汤贵,也辣,但就是受欢迎,一大早去喝也得排队。 方中山胡辣汤 烩面在河南人心中的地位,就相当于牛肉面在兰州人心中的地位一样,我只是奇怪于拉面馆在全国遍地开花,但是同样的河南烩面在外地并不多见,可是河南外出务工的人却很多。郑州有老字号合记烩面,其他比较有名的几家烩面馆也是清真馆。 三鲜烩面 垛子羊肉,是我印象中在河南见得最多的一种肉类吃饭,将整只羊煮熟,把肉剃下来剁烂,压成整块,吃时切成片,夹在烧饼里吃最香。 柘城垛子羊肉 花生糕为开封特产,主要材料为花生粉、白糖、饴糖,一种源自宫廷的甜点。 开封东大寺周边的花生糕 开封是灌汤包的发源地,河南其它地方的人会有专门开车来开封吃口灌汤包就回家的人。 开封灌汤包 河南地广人稠,各地都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小吃的种类不下百种,砂锅杂拌我只在济源下街见过,里面加了羊杂,还有豆腐干,再放几个羊肉丸子,这种丸子是河南特色,方便携带。 下街的小臭砂锅杂拌 水煎包也起源于河南地区,做法像锅贴,但不开口,有韭菜馅、牛肉馅等,早餐配胡辣汤食用。 桑坡的水煎包 洛阳有瀍河回族区,这里清真小吃遍地,牛肉汤就是著名的清真小吃之一,过年期间到洛阳的豫秀斋喝牛肉汤还得排队,喝牛肉汤配上羊肉丸子和馍,汤汁清淡爽口,河南整体上的饮食咸淡适中。 豫秀斋的牛肉汤 河南有名的特色清真美食不止这些,在南阳有热干面,南阳靠近湖北,但热干面的风格与湖北不同,南阳的热干面带汤。 湖北 湖北的回族可能很少有人接触过,但历史上湖北的回民影响还是非常大的,这里有著名经学大师马明龙(~)马四巴巴的拱北,马四巴巴为湖北武汉人,在老河口还有中国第一座伊赫瓦尼清真寺,湖广填四川时期,曾有大批湖北回民迁徙到四川甘肃等地,所以西北有些穆斯林的家谱可上溯之湖北。 湖北的特色清真美食主要集中在房县,在武汉开了一家房县特色清真餐馆名为麦加饭庄。房县有土家吊锅、红糖锅盔等美味,这道石斛老鸭汤色泽亮丽,汤汁鲜美,我在吃的时候旁边有食客过来拍照。 石斛老鸭汤 湖北特产武昌鱼,肉质细嫩,少刺,因毛泽东曾在《水调歌头·游泳》中提及而出名,“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在武汉吃清真武昌鱼只能来麦加饭庄。 麦加饭庄的武昌鱼 武汉特产糯米鸡,糯米鸡不是鸡,而是主要由糯米制成的油炸小球,里面混有鸡肉、香菇等馅料。 庞记火火热干面的糯米鸡 武汉最有代表性的早餐小吃,热干面,难得有清真热干面,吃热干面要加很多调料,还有卤干子和卤鸡蛋,混在一起拌匀,我第一次吃不懂规矩,还是老板娘亲自为我拌的面。庞记火火热干面是武汉唯一的清真老字号热干面,目前有两家分店。 庞记火火热干面 襄阳牛肉面,襄阳人的早餐,我选的板面,指面条的形状为扁状,吃牛肉面喝襄北豆奶,可以解辣。 襄阳清真寺门前的牛肉面 湖南 湖南的穆斯林主要集中在常德和邵阳,在常德桃园县有一个维吾尔族回族乡,这里现有维吾尔人七千多人,是明朝时期维吾尔战士随明军来此地镇守的军人后裔,他们现在外形还有西域特征,但是讲湖南话。 湖南邵阳回民粉面是邵阳地区的名小吃,粉面就是米粉和面条的简称,湖南米粉有米粉和面条两种选择,在邵阳随处可见回民粉面。 邵阳回民粉面 湖南腊牛肉,牛后腿肉腌制,可长期保存,炒菜煲汤时加入调味。这道腊牛肉是邵阳穆斯林清真楼老板特意为我做的,当他得知我专为收集各地清真美食,立刻吩咐后厨为我炒了一盘腊牛肉,也没收我钱,而当天饭店处于过年期间,并未正式对外营业。 穆斯林清真楼的腊牛肉 华东地区 山东 山东有回族人口近五十万,历史上的山东回族经学创立过影响深远的山东学派,北京天津等地经学教育多受山东影响,山东是孔子之乡,孔子的后人有一支后来通过与穆斯林通婚改宗,演变成了回族支系。北京、东北有些回族祖籍就来自山东。 泰安中伊顺饭庄的炒鸡 很多人不知道,红遍大江南北的黄焖鸡米饭其实是济南菜,在济南清真北大寺周边可以找到清真的黄焖鸡米饭。 黄焖鸡米饭 小金庄是济南的回族村,村里大多姓金,在小金庄清真寺对面可以找到清真糕点铺,这里的糕点不仅便宜,而且味道好吃,甜而不腻。 小金庄义祥斋蛋糕房 济南的回民特色还有大梁骨和烧烤,在大明湖附近可以找到清真山东大煎饼,在回民小区一带是济南清真美食街。 安徽 安徽是豆腐的发源地,在合肥的星月餐厅可以吃到清真的脆皮豆腐。在合肥仅有这一家比较有特色的清真餐厅,其余均为拉面馆和新疆料理。蚌埠是回族聚集的地方,并没有去过。 星月餐厅的脆皮豆腐 南京 南京的回民就比较多了,而且历史悠久,在中国,凡是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回民数量都不会少,南京最大的清真寺净觉寺有六百多年历史,南京还有著名经学大师刘智墓及渤泥国王墓,渤泥国就是今天的文莱。南京的小吃也像北京一样,多半为清真。 马祥兴的早点 下面这一大桌子是一道菜,叫秦淮河小吃二十五样,把各种秦淮河小吃一网打尽。 奇芳阁小吃二十五样 南京的清真名吃还有很多,莲湖糕团店、韩复兴盐水鸭、章云板鸭、李记清真馆锅贴、蒋有记混沌等等。 扬州 扬州有江南四大清真古寺之一的仙鹤寺,由穆圣16世后裔普哈丁建于宋代,扬州的美食也别具一格。著名的扬州炒饭、扬州汤包、烫三丝、淮扬汤面都能找到清真的。 天兴斋的千层油糕和豆沙包 扬州汤包做法精致,较北方灌汤包汤汁更清香一些,已经发展出具有淮扬风格的特色名吃。 天兴斋的扬州汤包 扬州炒饭是扬州的经典名吃,品种多,在鸿兴民族饭店可以吃到清真扬州炒饭,鸿兴民族饭店主做清真淮扬菜。 鸿兴民族饭店的扬州炒饭 烫干丝也是扬州早茶配套小吃之一,用豆腐干切丝,反复洗烫而成,制成后浇上卤汁。 鸿兴民族饭店的烫干丝 扬州人在吃上非常讲究,仅早餐就有十几种,这馄炖也属其中之一,在北京把馄炖叫元宝汤,以此区别于非清真的馄炖,馄炖虽然起源于北方,但现在已经发展到全国各地,南方的馄炖在做法上更精致。 鸿兴民族饭店的馄炖 淮扬牛肉汤面,又叫阳春面,是扬州另一道名吃,面条细滑,清汤配青菜,清淡爽口,能在扬州吃到清真的汤面,已经很满足了。 天兴斋的淮扬汤面 浙江 浙江我已去过杭州、绍兴、嘉兴、宁波、台州、温州以及金华,目前只在杭州找到了本地的清真杭帮菜,其他地区有清真餐厅,但没有本地特色。在杭州有另一座江南清真古寺凤凰寺,始建于唐代,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而逐渐扩大规模,又经历过被毁后重建,今天已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杭州要想吃到清真杭帮菜,得来西北人家,西北人家在杭州有两家分店,都离西湖不远,这里可以吃到西湖醋鱼。这家店老板是甘肃人,但92年就在杭州开店至今,也算是本土化了。 西北人家的西湖醋鱼 西湖牛肉羹,属于杭帮菜,有幸在西湖边上喝到清真的西湖牛肉羹。 西北人家的西湖牛肉羹 水果虾仁是水晶虾仁的改良版,水晶虾仁为上海本帮菜。 西北人家的水果虾仁 江西 江西的回族主要集中于九江,江西有著名的瓦罐汤,但我走访没有发现有本地回族经营的清真瓦罐汤,在九江找到了本地回族做的炒粉,炒粉属于江西小吃之一,九江回族还会做葱油饼。 穆斯林小吃店的炒粉 这家炒粉店位于九江清真寺南边,是阿訇带我去的,我点了一个炒粉,一块葱油饼,还有一碗甜绿豆粥,吃完老板娘说什么都不肯收我钱,甚为感动,出门在外没少受同胞照顾。 华南地区 广东 中国最古老的清真寺怀圣寺就位于广州,为圣门弟子建于公元年,广州有一家开业半个世纪的清真老字号餐厅,名为回民饭店,这家店在广州人气很高,主营清真粤菜,在这里我第一次吃到清真的粤菜,非常值得一去。 广州回民饭店 粤菜的烧鹅,鹅肉肥而不腻,粤菜是我认为中国八大菜系中做法最讲究的菜系,食材选择广泛。 烧鹅 粤菜中的汤也是精品,广州人爱煲汤,各种各样的汤,做法五花八门。 养生煲莲藕 叉烧包是粤菜最有代表性的传统小吃之一,叉烧包是因面皮内包入叉烧肉馅,故使用此名,传统叉烧肉为猪肉,回民则用羊肉。 羊肉叉烧包 在香港湾仔爱群道伊斯兰中心5楼,有香港第一家粤菜清真馆,主营各类粤菜小吃,每份量很少,一个人一次能吃五六份,粤菜口味清淡,适合在天气炎热的时候吃。 伊斯兰中心的粤式茶点 广西 广西的回族最有名的是白崇禧,曾作为国民党的国防部长,在广西南宁有一座建于清康熙年间的清真寺。这座清真寺和清真饭店在一起,一楼主营南宁特色小吃,二楼为炒菜,菜品都是本地风格。 南宁清真寺的牛腩粉 肉扣这里用牛肉做,在南宁只有这一家较大的清真饭店,店里的服务员都是本地人。 牛肉扣 三丝牛肉是一道以牛肉和冬笋为主要材料制成的南方家常菜,菜下面有粉丝。 清真寺的牛肉三丝 海南 在中国最南边的海南省三亚市有两个回族村,一个叫回新村,另一个叫回辉村,这两个村的生活水平明显高于海南省其他地方。我到三亚时正好赶上回新村清真南寺落成,迎来第一个主麻,这座清真寺耗资四千多万,由本地人,以及全国各地的朵斯提集资修建,其中还有非穆斯林出资。 回辉村牛骨汤粉 海南特色清真美食很好找,在三亚几乎每个景区附近都有清真餐厅,其中文昌鸡起源于海南的文昌市,是来海南旅游必吃的美味之一。 爱家伊海南特色文昌鸡 菠萝饭在东南亚都比较常见,好一点的菠萝饭会用菠萝壳来装点。 回新村菠萝饭 回新村有几家经营海鲜烧烤的小店,这里特别适合穆斯林旅游住宿,不仅吃饭方便,而且价格便宜,距离景区也不远,步行就可以到三亚湾看海。 回新村大光明海鲜烧烤 四角豆为海南特产蔬菜,也叫龙豆,口感清脆,吃海鲜的时候可以点上一盘用来清口。 凤凰第一家海鲜美食城的四角豆 在海南吃海鲜,回辉村凤凰第一家海鲜美食城有清真的海鲜可以品尝。海南的回民相当教门,清真餐馆不卖酒。 香辣蟹 花斑鱼,比较名贵,可以一鱼两吃,老板建议我将这条鱼一部分清蒸,另一部分做鲜鱼汤。 凤凰第一家海鲜美食城的花斑鱼 顺便提一下住宿问题,在三亚租房子特别便宜,穆斯林可以选择在回新村、回辉村住下,一间房一个月租金也就几百块钱,这里有很多西北的穆斯林冬天来此过冬,冬天的三亚气温二十多度,空气清新湿润,适合度假。 西南地区 贵州 贵阳有座清雍正年间修建的清真寺,王静斋大阿訇曾在此职教,贵州的回民主要分布在盘县,威宁等地,贵阳的回民数量不多,清真餐厅集中在贵惠路,另外在贵州民族大酒店有清真餐厅,名叫清兰园。 威宁牛肉米粉 贵州菜和川菜接近,但偏辣,而川菜偏麻,学校食堂最受欢迎的宫保鸡丁就是贵州菜,为贵州平远人丁保桢的家厨所创。 四川 川菜如今已经红遍大江南北,可以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能尝到川菜的味道,在四川广元的清真寺旁就有一家清真川菜馆,名叫马家食府,店里的伙计用川音报菜名,听着像唱戏文。 夫妻肺片由郭朝华、张田政夫妻创制而成,虽然叫肺片,但主料以牛肉为主,川菜似乎都是下饭菜,也许是此原因,在四川的馆子吃米饭是不要钱的,一次就上一桶。 马家食府的夫妻肺片 陈麻婆做的豆腐,故称麻婆豆腐,创制于清代。 麻婆豆腐 久违的成都火锅,闻着就辣,像我这种清口的人只能选微辣,重辣估计本地人也不是都能承受的了。在成都有两家清真川味火锅,一家叫犇犇牛,另一家叫牛不比,各有千秋,而且都需要排队,这都属于常态,成都最火的火锅要排队四五个小时,不夸张。 犇犇牛的鸳鸯锅 在成都皇城清真寺旁,有一家清真老字号川菜馆天方楼,是成都最大的清真餐厅,皇城清真寺修的很漂亮,对外开放随意参观,成都有好几个清真寺,说明历史上四川的回民比较活跃。 天方楼的粉蒸牛肉 宫保鸡丁也可以归入川菜,因为丁宝桢曾任四川总督,这道菜由鲁菜的酱爆鸡丁改良而成。 天方楼的宫保鸡丁 红糖糍粑,甜甜的糯米糕,四川常见的小吃,成都各大清真饭店都有卖。 红糖糍粑 川菜中也有口味清淡的娃娃菜,开水白菜即为四川名菜,不含辣椒。 蒜蓉娃娃菜 四川回锅肉,号称川菜之首,清真菜选用黄牛肉。 天方楼的回锅肉 在土桥清真寺旁的伊金园,同样是一家清真川菜馆,在这尝到了著名下饭菜水煮牛肉,这一大盆可以送下去一桶米饭。 伊金园的水煮牛肉 土桥清真寺周边有很多卖清真小吃的小店,买到了卤鸭和卤兔。 顺记卤鸭 兔肉也是可以吃的,卤味也属于川菜的一种口味。 顺记卤兔 离开成都,去往成都下辖的都江堰市,在都江堰景区内有一座明朝时修建的清真寺,还有一座未对外开放的民国时期修建的清真寺,在清真寺周边有一条巷子里有售卖各种清真小吃的店铺,想吃地道的四川酸辣粉就得去都江堰。 都江堰的酸辣粉 馄炖在都江堰叫抄手,抄手是馄炖的别名,都江堰的清真抄手是麻辣的。 都江堰的抄手 清真的冒菜,做法像麻辣烫,但麻辣烫不喝汤,冒菜将菜煮熟之后,再浇上汤汁。 都江堰的冒菜 到了重庆,清真馆子就少了很多,重庆的口味比四川还重,重庆比四川更辣。在重庆丝路香妃西域餐厅有重庆菜可选。 丝路香妃西域餐厅的芽菜蒸牛胸肉 重庆穆斯林大厦对面是一家西北人开的重庆火锅店,清真寺在大厦里面,重庆目前仅有这一座清真寺,原重庆清真西寺变迁重建中。 回乡斋的重庆火锅 云南 云南可以说是南方省份中,穆斯林分布最多,吃饭最方便的地方。云南的穆斯林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元代,回族在云南属于世居少数民族,回族反清领袖杜文秀在大理曾经建立地方政权,今日的大理还存有18座清真寺。 乳扇即是产于大理的乳制品。 伊天园的炸乳扇 云南的米线分很多种,外人熟知的过桥米线在云南就很普通了,过桥米线在云南叫水粉,类似粉丝,真正的米线是米做的,有红烧米线、羊肉米线、豆花米线等,这里的米线要把米线和汤分开放的,边吃边往汤里加米线。 永宁清真寺内的米线 饵块是云南特色小吃,饵块的做法和米线很像,将饵块切成丝就作成了饵丝。 昆明小金牛的饵块 这是西双版纳回傣穆斯林制作的米干,米干和米线只是在形状上有区别,回傣是指傣族化的回族或者皈依伊斯兰教的傣族,他们的母语是傣语,但信仰伊斯兰教。 西双版纳曼峦回的米干 云南人喜欢吃傣味烧烤,罗非鱼烤熟之后,沾粉色的酸汁,天气炎热可以开胃。 大理南五里桥清真美食街的傣味烧烤 壮凉鸡是云南回族特色菜,在顺城清真寺旁的小金牛食府可以吃到,顺城清真寺周边有清真美食街。 小金牛的回民壮凉鸡 云南美食鲜花饼,用玫瑰花制作的糕点,清真品牌有面包工坊,来云南旅游记得带几包回去。 面包工坊 云南回族又一特色菜,油淋干巴,用牛肉做的牛干巴,将风干牛肉用油煎,配花椒辣椒等调料。 绝对牛回族食馆的油淋干巴 西藏 西藏虽然是藏族自治区,但是这里生活也生活着几十万穆斯林,大部分来自青海和甘肃等地,也有祖先来自克什米尔,在西藏生活数代的藏回。拉萨市有五座清真寺,最大的拉萨清真大寺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日喀则清真寺则建于公元年。 在西藏旅游不必担心饮食问题,几乎每一个小镇子上都能找到清真餐厅,但主要是拉面馆。在拉萨可以吃到藏回制作的清真藏餐。这个伊比热包子店就是藏回开的餐馆,他们说藏语,外表看起来与藏族区别不大,但是信仰伊斯兰教。 伊比热包子店 在西藏代表清真的含义,在南亚一带的穆斯林用指代清真,数字取自bismillāhal-Ra?mānal-Ra?īm”(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这句话,根据阿拉伯的计数法,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数字,这句话中所有的字母代表的数字加起来,就是。 伊比热的藏面 藏餐比较朴素,藏面和煎包只在上午有售,过了下午两点,饭馆就不营业了。来藏回馆子吃饭的都是藏民,说藏语,他们比较喜欢吃米饭炒菜,可能是因为蔬菜在西藏比较少,有些餐厅甚至没有炒菜。 伊比热的煎包 有些藏回开的餐馆上面只有的标志,不写清真,这种炸土豆是藏回经营的小吃,还有一种炸薯片,土豆在西藏是主要蔬菜。这家陈胖子土豆店老板是藏回,给我讲了一些藏回的习俗。 陈胖子土豆店的炸土豆 很多藏回餐馆下午2点后不营业,应该是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而藏人喜欢在下午喝茶晒太阳,藏回开的茶馆则是在下午才开始营业,太阳快落山就关门。 茶馆在拉萨随处可见,店里只经营这一种甜茶,小壶4元,大壶8元,一大壶可以喝一下午。 桃花茶馆的甜茶 中国所有我能找到的清真地方美食就全部介绍完毕了,文章里的所有照片都是我亲自拍摄,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清真美食表明穆斯林已融入地方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感谢这些勤劳善良的朵斯提丰富了中华饮食文化,愿真主赐福每一位为主道做出贡献的人。 文章中所介绍的各地区清真美食在我的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