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那么,公共文化供给如何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呢?为进一步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结合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济源示范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依托济源市文化馆,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资源精准供给领域的示范效应,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格局,促进公共文化资源高效配置,深挖优质文化资源,建立丰富的配送资源库。在实践中探索创新机制,打造文化品牌,不断强化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建设,力求给人们带来更美好的文化生活。于年4月,完成建立合格主体目录、加大数字资源存储、发挥总分馆制作用、完善按需采集机制、按需开展精准配送、完善配送管理制度建设六项重要任务。 一、总·分有循,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充分发挥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功能,推进优质文化资源向镇村下沉,汇聚区域文化内各层级文化活动资源,同时加大对跨行业、跨领域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改变以往“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馆员”的传统模式,逐步建立起多方参与、协同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多元主体”的创新机制。积极释放文化场馆资源,发挥集聚效应,一方面将场馆阵地资源与专业文化机构资源相融合,面向市民开展优质公益性文化活动,打造文化阵地服务品牌及公共文化创新项目;另一方面与当地文化能人联手,发现挖掘“村宝”,实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帮扶举措,充分发挥区域特色化文化资源交互,用文化力量,助推乡村振兴起到积极作用。二、《年济源公共文化服务配送指导目录》菜单内容简介及点单须知 此次济源市文化馆面向16个镇(街道)分馆首次推出《年济源公共文化服务配送指导目录》,该目录是由社会化机构、文化志愿者、馆办团队等20余家单位提供的26种活动类型,配送项目总数达项,产品包含全民艺术普及活动(各类文艺培训、演出、展览、讲座等)、建党周年系列活动(红色主题讲座、红色文艺演出、红色文艺辅导等)、乡村振兴主题活动(乡村文化能人艺术培训、体育健身)、文化传承(非遗文化讲座、传统健身、传统手工艺培训)、童心同智(亲子、少儿益智类活动)等资源类型,为各镇(街道)提供文化活动配送点单服务。后期根据实际点单情况,通过济源市文化馆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yuanshizx.com/jysxc/888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