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济源 济源古遗址 快来看看你家跟前儿有没有? 昨天柴庄遗址的新发现 让济源在各大网站刷了屏 还上了微博热搜 济源地处华夏文明的发祥地 境内的遗址远不止这一处 沿济水流域、湨水流域 沁河流域、黄河流域 及王屋山区分布的古代遗址 灿若繁星 一起来看看 说不定你家门口就有哦~ 济水岸边有王都 夏都之一——原城遗址 原城遗址位于济源市北海街道办事处庙街居委会西,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至汉代文化遗存。遗址规模宏大,总面积约63万平方米。 原昌遗址 原昌遗址属龙山文化遗存。该遗址位于克井镇原昌村,面积约90万平方米。 苗店遗址 苗店遗址为距今约4千年左右夏代初期的一个村落遗址,位于玉泉街道办事处苗店居委会西南。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米,南北宽米,面积42万平方米,高出地面1.4米,文化遗存十分丰富。 湨水古城富天下 “天下名都”——轵国故城 轵国故城,是济源历史上继夏都原城之后又一个重要的文明标志。轵国故城位于轵城镇东、西轵城村一带。轵国故城总面积万平方米。现存的遗迹主要有:城墙遗址、制陶作坊遗址、护城河遗址、大明寺、关帝庙、聂政墓、钟公四冢、西留养遗址等。 西留养遗址 西留养遗址属龙山文化遗存,距今约—年,位于济源市西南5公里处西留养村北,东西宽约80米,南北长约米,总面积约平方米。 曲阳遗址 曲阳遗址属龙山文化遗存,位于济源市西8公里的曲阳村东北。湨水在其北自西向东流过。曲阳即古阳樊,乃西周时樊仲山的封地。 南冢遗址 南冢遗址属仰韶文化遗存,距今约~0年,位于轵城镇东部的南冢村东北地。遗址坐落在约3米高的台地上,东西宽约米,南北长约米,面积约3.2万平方米。济源县文物普查队于年10月调查发现该遗址,根据遗址西部断面,文化层厚约3米,发现3个袋形灰坑,耕土层遍布彩陶片、灰陶片。 黄河两岸先民兴 栗树沟遗址 栗树沟遗址属仰韶文化遗存,位于济源市坡头镇栗树沟村北侧。 长泉遗址 长泉遗址是一处以仰韶文化为主并含有少量裴李岗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存的遗址。位于下冶镇长泉村西台地上,南临黄河,东西长约米,南北宽约米,面积约5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5米。 连地遗址 连地遗址属新石器时期龙山文化遗址。位于坡头镇连地村台地上,南临黄河。遗址平面微呈梯形,北宽南窄,面积约7万平方米,北部和西南部文化遗存较丰富。 此外,还有桥沟遗址、交兑遗址、白沟遗址、留庄遗址。 沁河犹闻战马嘶 沁园遗址 沁园遗址位于济源市东北18公里的化村西南,南临沁河。沁园遗址汉时曾为著名皇家园林。东汉时,济源境内设立了三个县:轵县、波县、沁水县。其中沁水县是东汉第二个皇帝汉明帝刘庄的第五女刘致的封地,所以她又被称为沁水公主。东汉永平三年(公元60年),汉明帝为刘致在沁水县沁河北岸兴建了一座园林,史称沁水公主园,简称沁园。 留村东、西遗址 留村东遗址属仰韶文化遗存,位于五龙口镇留村东南,北依太行山,西临沁河,面积约3.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米。留村西遗址位于留村西沁河滩地,东西长约米,南北宽约米,总面积约3.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米。 沁河谷栈道 沁河谷栈道亦名太行山沁河谷曹魏军事栈道,位于济源市和山西省阳城县境内的沁河谷右岸,全长约90公里,是三国曹魏时期洛阳通向上党(今山西长治市高平县)的军事栈道。 五龙口水利设施 五龙口水利设施位于五龙口镇沁河出山口,是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济源水利史上对沁河水利的开发利用持续千年而不绝,并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王屋太行关隘多 邵原遗址 邵原遗址位于邵原镇北寨南,处于高台地上,文化层厚约1.8米。上层为仰韶文化早中期,下层为裴李岗文化后期,内含丰富的陶片,陶质脆,以泥质红陶较多,褐陶次之。器物多为手制、泥条盘筑法。 北齐长城 北齐长城是济源境内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据史书记载,北齐立国之时,西有北周的虎视眈眈,北有突厥、柔然、契丹等的侵扰,形势严峻。为了加强对周边国家及游牧民族的防御,北齐曾在北部和西部多次修筑过长城,其规模在秦朝之后、明代以前这段时期里,堪称第一。济源正好处在北齐和北周的国界之上,轵关(今封门口)以东属于北齐,王屋以西属于北周。这里是北齐和北周的军事分界处,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长城作为军事防御设施便应运而生了。 以上这些 仅仅是咱济源古遗址的一部分 遗址文化是一个地域历史的见证 不仅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 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 而且是重要的文化基因 随着时代的发展 必将幻化出更加灿烂的文明 保护古遗址 保护我们永远的财富 出品 济源新闻传媒中心 制作 “在济源”移动终端编发部 统筹 刘明 编辑 武丽霞 校对 小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yuanshizx.com/jysxc/802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