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9/2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小晨说:

中华文明的源头在中原,这是当今全世界华人的共识。济源地处中原,历史悠久,史上曾是诸侯建国的名邑,得姓授氏的必众。因此而发源于济源的姓氏就有5个之多,它从另一个侧面彰显出济源历史的古老与久远。

苗姓

苗姓出自芈姓。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风俗通》等所载,春秋时楚若敖之孙、楚大夫伯棼以罪诛,其子贲皇奔晋,食采于苗(故城在今河南济源西),其后以邑为氏。

  楚庄王九年(前),时任楚国令尹的若敖曾孙越椒(字伯棼),想夺取王位,就发动了叛乱,但楚庄王用诱兵之计,置越椒于死地,这就是历史上的“若敖之乱”。越椒死后,家族受牵连,年轻的儿子贲皇流亡到了晋国。晋君当时是晋成公,对贲皇的到来以礼相待,封贲皇为大夫,食之苗邑。   贲皇到晋30年后,在周简王十一年(前)时,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楚、晋鄢陵之战,战斗的结果是晋厉公采纳贲皇建议,大获全胜。晋军的胜利,使晋国得以重整霸业。晋厉公对贲皇更加器重,封为佐政。贲皇尽职尽责,成为晋国的八大良臣之一,为晋国的强大作出了重要贡献。后人评说“虽楚有才,晋实用之”,形成了著名的“楚才晋用”的历史典故。樊姓

樊姓出于姬姓。《通志·氏族略》记载:“樊氏,姬姓,周文王子虞仲支孙仲山甫,为周宣王卿士,食采于樊,因邑命氏。”如此看来,头一个以樊为姓的是周文王的曾孙,由于他担任周天子的卿士,同时食采于樊,所以也就跟当时许多拥有采邑的人一样,“以邑命氏”而姓樊。古代的樊地(国)位于周天子的王畿之内,在今济源市以西一带地方。这里便是全国姓樊人家的发源地。

皮姓

皮(Pí)姓源出姬姓,出自樊姓,为周天子的卿士樊仲皮之后,以祖字为氏。根据《姓纂》记载,皮氏是“周卿士樊仲皮之后”,这位樊仲皮,正式建立樊国的仲山甫的后裔,曾经继承祖业,担任过周天子的卿士,如此一来,皮姓分自樊姓,就十分明显了。樊仲皮的后代,没有以原来的樊为姓,为何要改以王父字的“皮”为氏呢?其中,也是有缘故的。据后世的考证,樊仲皮排行是老二,没有成为樊国的继承人,又被分封在今山西河津一带的“皮氏邑“,他的子孙也就姓了皮。皮氏系出樊氏,上溯到济源的阳樊,所以,后世皮、樊两个姓氏自认是一家。如此分析,阳樊应在今梨林镇裴城村。

原姓

原,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起源于济源市。夏代,“少康迁原”,原国故城在今济源市西北。周武王灭商朝,西周立。封周文第十六子原叔为原伯(爵)。史称原伯贯,受封于原国。《元和姓纂》载:“周文王第十六子原伯之后,封在河内,子孙氏焉。”《通志》载:“原氏,周文王第十六子原伯之后,封于河内。……周有原庄公,世为周鲫士,故以邑为氏。”春秋时原国被晋国灭。子孙为纪念故国,遂以原国名为氏,称原姓。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载,晋文公重耳于公元前年冬,率兵围攻原国,预定三天攻下,但届期未克,晋文公即下令退兵。这时,侦察人员报告说:“原人准备投降了。”军吏也建议不要撤兵。晋文公说:“信义是国家之宝,百姓靠它来保护。如果得到原国而失掉信义,用什么来保护百姓?这样做是因小而失大。”于是,退兵30里,原国人听到晋文公的话,于是就投降了。这就是“伐原示信”之故事。因为讲诚信,不战而屈人之兵,亡人之国,这本已是一件值得惊诧的事情。然而,重耳讲诚信的收获,并不止于此次战役。随着他诚信美名的传播,国内百姓信服,诸侯纷纷依附,晋国迅速崛起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原国亡国后,晋文公将原伯贯迁往稷(在今山西稷山县南稷山下)。所以,原姓得姓历史悠久,距今已两千多年,后大批逃往各地,主要居住于太行、王屋山中以及汾河、漳河两岸,尤以河南、山西等地多此姓。檀(单)姓

西周初,武王封檀伯达于河,为檀国,一作单国,在今济源市西南。其后代分别以檀、单为姓。

你身边有这些姓氏的人吗?

快传给他/她看看吧!

图文来源:济源晨报/文化济源编辑:杜秀娟

商务合作:

小晨给您精挑细选了济源最火的10条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
白癜风初期治疗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yuanshizx.com/jysxc/58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