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然而自古以来,黄河常被视为难以驾驭的野兽,经常发生洪水。直到小浪底水利工程建成,我们中华民族对黄河平稳流淌的千年梦想终于成真。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和济源市之间的孟津县,距离历史名城洛阳约40公里。该大坝建在黄河中游秦晋峡谷的最后一段出口处。 小浪底工程包括大坝拦河、泄洪设施和引水发电系统三个主要部分。其中拦河大坝是工程的关键,采用偏心核心墙堆石坝结构,最大高度为米,顶部长度为米,顶宽15米,基底宽度最宽处达米。 小浪底工程总体 从外观来看,大坝形状像一个不规则的红色"P"字形,两端分别延伸进北侧的桥岭和南侧的鹤坡岭山体。 大坝北侧配有水利泄洪和引水发电设施。在卫星地图上,这些设施几乎不可见。实际上,小浪底的泄洪和发电设施都位于北岸的山体内部。 北侧山体内的泄洪建筑与引水发电系统 建设期间,由于地形和地质条件的限制,以及进水口的防淤要求,在北侧约一平方公里的山体中挖出了多个洞室,包括泄洪洞、引水发电洞和灌溉洞等设施。目前,外部可见的部分主要是引水发电洞和泄洪洞的出水口。 黄河水从前方的取水塔进入,通过数百条埋设于山体中的引水洞,流向泄洪洞和发电洞,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水利工程的调蓄排沙和发电功能。 小浪底安装了6台30万千瓦的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万千瓦,年均发电量为58.51亿千瓦时,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水电站。数百个输电设备将持续供电至河南和山西等地,使黄河的水流进入千家万户,点亮了无数灯火。 小浪底高压输电站 从实景看,小浪底水利工程的红色大坝,像是镶嵌在翠绿山色中的一条红带。虽然山中的泄洪和发电设施不易全观,但从山体引出的多条水渠,依然体现出小浪底在建设时的宏伟规模。 小浪底工程的实景 站在大坝上方水库上,可饱览平方公里的水面。曾经如野兽般的黄河,在这里变得如温婉少女般清秀动人。现在的小浪底,凭借对黄河及两岸环境的治理,已升级为国家4A级景区,被誉为黄河的“三峡”。 小浪底水库 随着年4月小浪底全面完工,水库的总容量达到了.5亿立方米,控制了黄河69.42万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占黄河流域的92.3%,几乎将整个黄河纳入了工程的管理范围。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的场景 此外,该水利工程每年可拦截近78亿吨带有的泥沙,几乎完全控制了黄河的输沙量,使得下游河床近二十年未见淤积抬高。通过人工制造的洪峰,利用水压将泥沙排入大海,大幅减少了黄河的淤积。 小浪底排沙泄洪图 另外,小浪底与上游的三门峡和下游的西霞院反调节工程协同作用,已具备抵御千年一遇的黄河洪水能力。 三门峡水利工程位置 #热点引擎计划#西霞院反调节工程位置如今的黄河已持续多年未见断流, 中华民族关于黄河安澜的梦想,在此已成真。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yuanshizx.com/jysxc/1408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