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河南已“消失”的河,却仍属于中国四大河之一,很多地方以它命名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各省市的发展也越来越大,众所周知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名字,可以说是城市独特性的体现,而今天小编说的就是河南已“消失”的河,却仍属于中国四大河之一,很多地方以它命名。今天要介绍的这条河叫济水,我相信大多数年轻人几乎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条河,而且在地图上找不到这条河的位置,即便如此,它也是被誉为我国四大河流之一。济水,古代四渎之一。古济水的流向在《禹贡》中这样记载:“导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菏泽,古泽名),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济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源水以地下河向东潜流七十余里,到济渎和龙潭地面涌出,形成珠(济渎)、龙(龙潭)两条河流向东,不出济源市境就交汇成一条河,叫济水,至温县西北始名济水。后第二次潜流地下,穿越黄河而不浑,在荥阳再次神奇浮出地面,济水流经原阳时,南济三次伏行至山东定陶,与北济会合形成巨野泽,济水三隐三现,百折入海,神秘莫测。在古代,济水地位非常煊赫。古人把有独立源头,并能入海的河流称为“渎”。《尔雅》中提到的四渎:江、河、淮、济,就是古代四条独流入海的河流,“济”指的就是济水。古皇帝祭祀名山大川,即指五岳和四渎。唐代以大淮为东渎,大江为南渎,大河为西渎,大济为北渎。今在济源市城北的济渎庙,就坐落于济水东源上,是为祭祀济渎神“清源王”而建筑的,占地余亩,建设规模宏伟,它不仅是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建筑群之一,而且是现今四渎中唯一保存较好的祭祀庙宇。正如唐李颀《与诸公游济渎泛舟》所说:“济水出王屋,其源来不穷”“皇帝崇祀典,诏书示三公”。这对研究古代历史、文化、建筑等,都具有很高的价值。而且济水流经河南、山东两省入海,随着历史的推移和地貌的变迁,济水在东汉王莽时出现旱塞,唐高宗时又通而复枯。黄河又多次改道南侵,逐渐冲入济水河床而入海。济水安宁、现济宁市就是原来济水中间北上的地方。黄河下游地段以及大清河(原址为东平湖到黄河入海口一段)、小清河(东阿镇西东平湖入黄河的一小段河叫小清河)就是原济水故道。现处于黄河岸边的山东省境内的济阳县和济南市,就是最好的明证。谢谢你颜值这么高还来看小编的文章,如果觉得本文有帮助的话,请劳烦为小编点赞及转发,以示鼓励,如果觉得不足,欢迎大家发表评论,小编将继续写出优质文章回报大家。如果还想继续看小编后期的文章,可以点个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yuanshizx.com/jysxc/140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