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8/2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地处黄河流域中原文化摇篮地带,悠久的历史馈赠给济源不可胜数的文明瑰宝——

  济水文化、愚公文化、道教文化、创世文化、荆浩画文化、卢仝茶文化、孙思邈药文化、聂政诚信文化、古建文化等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星罗棋布;

  济渎庙、阳台宫、大明寺、奉仙观、延庆寺塔、轵国故城、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七大“国宝”级文化古迹闪耀在玉川大地;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盘古开天等创世神话和传说均发源于此;夏朝第六代君主少康曾在此建都;战国时代,古轵作为韩国的都城,位居“天下名都”之列……

  如何让这些薪火相传的历史文脉和优秀文化衍生更大价值?“全域旅游”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用“文化+”的现代语境讲述古城故事,唤醒沉睡的宝藏,使济源的文化不再隐藏在书本中、静止在古迹上,而是“活”起来。

  “文化+旅游”开启灿烂前景

  “文化与旅游是一对‘孪生兄弟’。”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孙凤君在谈到“文化+旅游”时说,“他们之间的融合发展,是二者本质属性决定的,也是大势所趋。”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旅游资源多种多样,但决定旅游品质的是文化。两者之间可以说是“灵魂”与“载体”、“内涵”与“外显”的关系,具有天然的耦合性。这也决定了文化与旅游能够在融合中共生共赢,并产生叠加的倍增效应。

  特别是在新形势下,文化产业以其高附加值、强融合性、高品牌影响力等特点为旅游产业提供了新的增值点。“文化+旅游”,可以推动旅游产品的深度化、多元化结构调整,一改传统旅游“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资源禀赋型发展模式,开拓旅游产业向创意化、知识化发展的新视野。

  济源市年通过的《关于加快文化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大力培育文化旅游业态。年2月,济源市又入围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全域旅游”列入了全市“三个十”攻坚行动方案。相关部门从产业规划、政策制定、项目建设等方面积极推动文化与旅游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深度融合。

  “文化+旅游”擦出美丽火花

  “巍巍耸立,万里气壮,黄帝祭天,九州共仰。”6月29日晚,一首大气磅礴的《王屋山赋》拉开了济源市观瀑活动道文化艺术音乐会的序幕。庄严祥和的三宝词、行云流水的太极剑……把大家从喧嚣的尘世带到了清幽古典的道教艺术世界。此次音乐会是济源市观瀑节系列活动之一,也是济源市试水“文化+旅游”的又一作品。

  济源因道而名,道文化源远流长。“近几年,我们多方尝试道文化与旅游的充分融合,让道文化价值由隐性变为显性,成为优势发展力量。”市旅游集团的张智博介绍,两年一次的海峡两岸道文化论坛,不但带来了人气,更为济源市带来了近50亿元的项目签约;王屋山道境广场建设对道文化元素的植入可谓极尽巧思,从风格到布局处处彰显道教特色;进入阳台宫、王屋山景区,道家武术表演、道医养生术等充分展示了道文化。

  济源因水而生,依托济水文化,济渎庙年开始复苏古庙会,半月之余吸引陕西、山西等周边游客50余万人;济水文化展、祭水大典演出,从多角度展现了古济水风貌。目前,就市计划投资数千万元的“济渎庙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柴庄延庆寺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正在积极筹备中,有关专家提出的“济水天下泉”等策划,都将为古老的济水再添风采。

  当愚公文化、黄河文化、卢仝茶文化等济源的特色文化“遇上”旅游,新的经济业态被催生,文化产业价值被重塑。

  卢仝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智延广在谈到茶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时说:“我们依托卢仝茶文化,把茶文化的知识性、观赏性、可参与性与旅游结合起来,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和茶文化内涵,促进了茶产业的繁荣与发展。”据介绍,他们将卢仝茶文化植入正在开发建设的“那些年·小镇”项目,将茶叶生产、种植、加工等环节与风光观赏、品茗休闲等活动结合起来。挖掘包装本土茶也是“文化+旅游”的重头戏,他的团队研发了“红脊梁”和“王屋春芽”两款茶,以独一无二的济源特色推向市场。

  随着全域旅游战略的实施,以文化创意为主题的旅游开发建设已掀开新的篇章。6月28日,市文化旅游项目招商引资推介会上,济渎古镇文旅综合项目、愚公文化产业园项目等一批文化创意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客商的注意力;7月26日,济源市与瑞鼐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中国小浪底黄河水城民俗文化旅游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斥资亿元打造中原文化旅游“航母”,形成文化、商业、旅游、医养“四维一体”的大循环、大融合、多边互补的新型综合产业链模式。

  “那些年·小镇”项目是通过文化创意的方式,将废弃的石头房、老厂区盘活,打造具有记忆情怀的五三一兵工厂创意区、三线时代艺术街区等,以全新的业态走进旅游市场,产生美丽经济。

  “文化+旅游”激活隐性价值

  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价值体验,注重旅游的文化性,才能可持续发展。那么,如何走好“文化+旅游”这盘棋,让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衍生出更大的价值?我们听听相关部门的分析——

  “济源目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现状可以总结为‘资源丰富、动力稍显不足’。所以,接下来的‘+’模式是一种深度融合,是互为依存共同发展,缺什么补什么,把‘文化+旅游’发展的短板分析透、补起来。”孙凤君说。

  孙凤君坦言,走好文化旅游融合之路,要深入挖掘济源历史、民俗、宗教和山水文化等资源,建立文化旅游资源数据库,进行科学规划,重点开发,走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之路。实施文化旅游创意战略,对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再包装,积极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不断提升文化资源的旅游功能和价值。比如,利用济源市文物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发文物专题旅游线路,如古建筑游、古代栈道等特色旅游项目,以文化带动旅游,靠旅游宣传文化。对历史传统、风土人情、民间传说等,要寻求其与自然景观以及游客审美和情感需求的有效对接渠道,实现文化内涵与自然景观的有机交融。

  济源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旅游和文化融合的关键是要让济源市特色文化资源显性化、市场化、价值化。活用资源,走差异化之路,不同的文化资源要有不同的开发侧重点。比如,可以开发道教文化游、道教养生休闲游、创世文化游、小城故事游、济水水文化游等。将这些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加以利用,打造独树一帜的文化旅游品牌,不仅可以避免同质化发展,而且能实现优势互补,以最大限度的集群化品牌吸引客源。活化遗产,让古村韵味重现,让济源的一些灿烂文化从消失的边缘重焕活力;探索如何激活文化创意,催生旅游衍生产品,激活更多的隐性价值,让游客可以“带走一座城”。

  文化的内涵决定着旅游的品位、精神价值和人文含量,济源市的“文化+旅游”正在大步向前,演绎更多的精彩。(史方方制图王波)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中医院
青岛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yuanshizx.com/jysrk/34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