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天人永隔,对谁来说都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痛 同桌饮酒者注意了,明知对方开车还劝其饮酒,也将担责10月份,我市接连发生的多起重大交通事故,一次又一次地牵动着市民的神经。 究其原因,3起均指向了老生常谈的醉驾。资料显示,我市年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中,醉酒驾驶占21%,仍是引发重大交通事故的主因。 同时,近年关于酒驾的法律规逐渐完善,酒后驾车需要付出的成本也越来越大,醉驾入刑就是最好的例证。如此三令五申,酒驾事故为何仍不断增多?“交警应该查不到我”“我喝的不多,没事儿”……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事故处理大队队长于军认为,这种侥幸、自我感觉好、自我纵容的心理是造成酒后驾驶的主要原因。 另外,酒友们要注意了,明知司机喝酒了还让他开车,不履行监督职责,同桌好友也要担责。 一名老交警的自白 作为一名交通警察,于军见多了酒后的各种醉态,以及酒驾引发的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和其他事故不一样,就是那么一瞬间的事儿。”这种突然间天人永隔的场景,一次次印在了于军的脑海中。每次从重大交通事故现场回来后,于军的内心都久久不能平静。 年,于军曾处理了这样一起事故:一位不到30岁的男子酒后驾车和另一辆车相撞,男子当场死亡。处理现场时,一位年轻的女子抱着一个尚在襁褓的婴儿嚎啕大哭。“孩子还不记得父亲的模样,就永和他远分开了。”于军说,虽然事故已过去4年了,但那撕心裂肺的哭声,他至今难以忘记。在于军看来,这些事故就如同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精神打击是一方面,物质上的损失可能让一家人的半辈子都耗在上面。”现在,因为一起重大交通事故,有的家庭可能背上几十万元的债务。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这得多少年才能还清?于军说,这笔账,谁都清楚,划不来。 案例分析明知司机喝酒还让他开车,同桌酒友也要担责 在日常生活中,朋友相聚小酌一杯是常有的事儿。但如果故意用话刺激朋友喝酒,这就不应该了。一旦醉驾发生交通事故,同桌酒友也要承担责任。 去年12月,郑州市民赵先生、王先生、刘先生、程先生聚在外地一朋友家吃饭。来的时候,另外3人都是坐赵先生的车,他们打算返程时也这样安排。席间,大家都喝酒了。有人提醒:“谁开车谁就少喝点。”但看赵先生喝了,也没有人强加阻拦。最后几人一共喝了3瓶白酒。返程时,赵先生开车,王先生坐在副驾驶位上,刘先生和程先生坐在后排。行至郑密路郑州绕城高速桥上时,赵先生开的车与马先生开的车相撞,赵、王当场死亡。郑州市交管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上认定赵先生负全部责任,王、刘、程与对方司机马先生无责任。对此,赵先生的家属不接受。他们认为,王、刘、程3人明知赵先生酒后驾车是不合法的,却没能阻止,这种行为难辞其责。死者家属将当时车上的另外3人告上法庭。而被告方认为,自己仅是乘车人,没有违反交通管理法规,不需要承担责任。最终,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造成公民死亡的应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费用。王、刘、程明知赵先生已饮酒,还纵容他开车,存在过错,对事故的发生应承担次要责任。 法院判决,王、刘、程各承担10%的民事责任,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共计17万余元。赵先生承担70%的民事责任。于军分析称,同桌酒友如果知道司机喝酒,是可以预见酒驾的严重后果的,不加制止,甚至纵容,属于间接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称《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应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如果事故严重,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3条第3款规定,任何人不得强迫、指使、纵容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同桌酒友和同车人在何种情况下担责?于军说,一是强迫性劝酒,或在对方已告知自己要开车,仍劝其喝酒;二是明知司机已喝酒,却没有彻底劝阻,“彻底劝阻是指得知司机酒驾后立即报警”。 醉驾入刑这些年,法律对醉驾的处罚力度逐渐加重从年5月1日开始,《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这项规定翻开了“醉驾入刑”的新篇章。 新规加大了对醉驾的处罚力度,提高了犯罪成本,对于酒后驾驶行为罚金方面,处罚金额从原来的元起罚变为元起罚。虽然不同地区对醉驾案件的量刑存在明显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法律对醉驾的处罚力度逐渐加重。 于军介绍,今年,市公安交管部门通过采取异地交叉互查、开展酒后驾驶集中行动日等措施,不断加大对酒后驾驶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持续优化道路通行环境。截至目前,全市已查处酒后驾驶起、醉酒驾驶92起。较年同期的起、82起分别上升%、12.2%,重大事故起数较去年同期呈明显下降趋势。但是,从1月份至9月份我市发生的致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中可以看出,醉酒驾驶致人死亡占总数的22%,仍是引发重大交通事故的主因。“‘交警不会查到我’‘我喝酒不多,没事儿’……”于军说,这是醉驾者最常见的两种心态,在酒精的作用下,他们丧失了自我判断能力,一旦出事才后悔莫及。 面对醉驾遵守交通规则是保护自己的前提 有数据显示,交通事故的双方,一方醉驾是主要原因,但另一方有80%也存在违规行为。闯红灯、逆向行驶、违规停车等,这些不当行为也直接促成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要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还需从自身做起。”于军提醒。 首先,广大驾驶员一定要远离酒驾,不要心存幻想。参加宴会、聚餐的人员,一定不要驾车前去,从源头上避免酒驾事故的发生。聚会就餐期间明知朋友驾车前来,一定要监督其不能饮酒,切实履行监督职责。 广大交通参与者也要学会自我保护,特别是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下午的1点至3点、晚上的9点至次日凌晨3点,这些都是酒驾事故易发的时间段,出行时我们自身一定要遵章行驶,过路口一定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按灯行驶、按标线行驶,一定要避让那些行驶速度明显较快的车辆,最大限度地保证自己的安全。 赞赏 长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