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周六了啦,大家都怎么安排的?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上周济源所发生的各种新鲜事吧。小伙伴们看起来喽~ 来看看这一周,你都错过了啥?时政要闻1第七届河南报业市级党报高层论坛在我市举行11月28日 由河南省报业协会主办、济源日报社承办的第七届河南报业市级党报高层论坛在我市举行。本届论坛为期2天。本届论坛以“融合创新发展”为主题,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部署要求,高度契合了党报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职责使命。据悉,第八届河南报业市级党报高层论坛将于明年在漯河市举办,由漯河日报社承办。当日下午,济源日报社负责人与漯河日报社负责人进行了会旗交接。 2医保退休人员免费体检即将结束,全市已有人参加免费体检11月29日 记者获悉,自城镇医保退休人员免费体检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已有人参加,但仍有一些符合免费体检条件的人员未进行体检。市医保中心提醒,今年城镇医保退休人员免费体检活动将在12月10日结束。市医保中心工作人员提醒,体检时,退休人员要带上本人身份证或社保卡;体检完成15个工作日后,由用人单位将体检表和体检结果通知本人。 3我市启动安全生产大检查暨隐患排查治理11月30日 记者从市政府安委会获悉,我市正在全市范围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暨隐患排查治理。据悉,此次安全生产大检查暨隐患排查治理从即日起至年3月底结束,范围包括全市所有辖区和所有行业领域,重点检查煤矿、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电力、特种设备、民爆器材、消防等行业领域和人员密集场所。 种“大病”将纳入医保范围11月30日 记者获悉,明年河南省将按照《关于做好我省城乡居民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全面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届时,我市将提高城乡居民重特大疾病保障待遇水平,儿童白血病、肺癌等33个住院病种和终末期肾病、血友病等10个门诊病种将纳入首批全省重特大疾病保障范围。据了解,重特大疾病是指“诊断明确、治疗规范、疗效确切”的大病。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实行单病种结算管理。治疗重特大疾病发生的医疗费用均不设起付线。住院治疗的,在省、市、县级医疗机构限价范围内的医疗费用,由城乡居民医保统筹基金分别按65%、70%、80%的比例进行支付,超出限价标准的医疗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承担;门诊治疗的,在统筹基金限额标准内,腹膜透析补偿比例为85%,其他门诊病种补偿比例为80%。 5全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月活动启动12月1日 全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在文化城西广场举行。据了解,此次普查的登记对象为全市范围内的农业经营户、农业经营单位、居住在农村且有确权(承包)土地的住户,填表对象为列入农业普查范围的村(居)民委员会、镇(街道)。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农业从业者基本情况、农业土地利用与流转情况、农业生产与结构情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规模化及产业化发展情况、新农村建设情况、农村人居环境与农民生活方式变化情况。此次农业普查涉及我市18个产业集聚(开发)区、镇(街道),个涉农行政村,14万户农户。 6“两证整合”登记制度正式实施12月1日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继“五证合一”之后,我市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登记制度正式实施。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实施后,公民只需填写“一张表”,向“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即可办理个体工商户工商及税务登记,将原由工商、税务部门分别核发的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改为由工商部门核发一个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税务部门不再发放税务登记证。改革实施后,全市办理的个体工商户登记信息统一由市工商局及时传输至“五证合一”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及时从平台上认领登记信息,并按有关规定向工商部门回传相关涉税信息。三部门将共享申请材料和审核信息,实现实时数据交换、档案互认。 社会1黄河大道6个垃圾箱惨遭“无影脚”11月28日 黄河大道与文昌路交叉口东北角,一个垃圾箱“横躺”在地上,垃圾散落一地。而在它不远处,另外一个垃圾箱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记者沿路往东走发现,这一段约米长的路上,6个垃圾箱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上午9点,市环卫服务总公司的维修人员吕志斌赶到现场。看到这一情况后,他表示很无奈。“估计是昨天晚有人喝醉酒拿垃圾箱撒气了,维修下来需要半个多小时”。吕志斌告诉记者,被损坏的垃圾箱有4个现场就可以修好,剩下的2个情况比较严重,需要拉回公司进行维修,如果修不好只能换新的。据了解,我市每年有多个垃圾箱被损毁,每个垃圾箱的单价都是千余元,一年下来,维修费用需要30万元。在此,记者呼吁广大市民爱护公共设施,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社会氛围。 月30日起,火车票预售期缩短为30天11月29日 记者获悉,12月30日起,火车票预售期从60天暂时调整为30天。据介绍,首次通过互联网购买火车票需要核实身份信息。为了不耽误春运“抢”票,旅客最好提前核实身份信息。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网上订票订单确认后,需在30分钟内用网银或银联支付,过时将取消订单;单日取消3次订单,系统将暂时冻结订票服务,次日才能恢复。 3噼里啪啦一阵响,箱非法烟花爆竹被销毁11月30日 上午,牛王滩,市公安局在市安监、消防等部门的配合下,采用燃烧的方式,对近一年来收缴的箱价值20余万元的非法伪劣烟花爆竹进行了集中销毁。市公安局危爆场所大队大队长牛玉学介绍,通过此次销毁活动,有力打击了过期、劣质烟花爆竹在济源地区的运输和销售,及时消除了一大安全隐患,同时有力地震慑了非法运输烟花爆竹经营者。 销毁现象 4为树“穿衣”好越冬12月1日 在黄河大道的绿化带中,园林工人对树木进行涂白。进入冬季,园林工人开始为市区的树木涂上树木专用涂白液。这样能有效防治冻害、虫害,保障树木来年健康生长。 5王庄村改变传统农业模式,种植草莓、羊肚菌增加农业效益12月1日 在大峪镇王庄村,村民在查看草莓苗的长势。今年,该村在特色农业上下足功夫,改变传统农业模式,种植了草莓、羊肚菌等,以增加农业效益,力争脱贫致富。 民生1济源街头现兜售“假核桃”流动商贩,市民遇到可报警11月28日 市民郑女士反映有两个年轻人向她推销云南核桃。她买了以后才发现是假的,现在那两个人已经逃之夭夭,不知道怎样才能找到他们。当日上午,记者到东留村居委会郑女士的小商店里采访。“这些核桃是假的,根本不能吃,净是硬邦邦的壳。”郑女士说,这些核桃一共斤。她用锤子使劲砸开一个,里面确实没有核桃仁。采访中,几位居民还告诉记者,这两个卖核桃的男子一胖一瘦,分别穿着深黄色和蓝色的衣服,身高1.70米左右,外地口音,开一辆白色面包车,外地牌照。居民们还说,郑女士买的核桃形似一种文玩核桃,而且是劣质的文玩核桃。记者上网搜索后发现,这种核桃或许是野生核桃,俗称“铁核桃”,外壳非常坚硬,核桃仁又小又苦,并非食用核桃,在产地没有人要,所以外地商贩拿这种核桃骗人。 郑女士买的核桃 2一个陌生包裹,却要你付37元“代收费”11月28日 13时许,刘先生接到了快递员的电话,称有一个包裹到了。由于刘先生从未使用过“货到付款”,因此看到包裹上面写着“代收37元”,并且是从广东发来的时,他犹豫了一下,拨通了寄件人的电话,对方的电话却处于关机状态。于是刘先生果断选择了拒签。而家住源园社区的原女士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不久前母亲替她签收了一个包裹,上面写着“代收25元”。看到里面是一个制作得很粗糙的饰品,她才意识到上当了。对于“货到付款”这种骗局,民警建议,可通过拨打寄件人电话、付款前验货等方式求证,避免上当受骗。同时,防范这类诈骗的最好办法是不贪小便宜,若“货到付款”包裹不是自己购买的物品,尤其是那些完全陌生的包裹,支付费用又超过快递费用的,要果断拒收。 刘先生收到的陌生包裹 3济源好的哥接连做了两件好事,丢包者送锦旗赞“雷锋的哥”11月29日 三位男士带着一面锦旗来到市环球出租公司办公室。将一面印着“雷锋的哥,拾金不昧”的锦旗送到了卫强师傅所在的出租车公司。原来,11月27日凌晨2点多,李先生喝了酒从东高庄返回家,途中把皮包掉了。他回家后才发现包不见了。李先生急忙和家人一起原路返回寻找,可没有找到。我市出租车师傅卫强在给失主送手机的返程途中,捡到了一个皮包,皮包内装着八九千元现金以及合同文本等。当卫师傅看到朋友圈有人寻找皮包后,及时与李先生联系,最终将皮包送还给了他。 4济源警官以身试骗,揭露电信诈骗惯用伎俩11月30日 中午12时30分左右,市反信息诈骗中心民警小张接到了一个陌生+,根据自己从警多年的经验,小张判定是个诈骗电话。原本不想理睬,但他仔细一想:为啥不自己体验下,或许对自己将来办案还有所帮助。想到这里,小张迅速按下了接听键。接听后对方说将小张的社保卡即将停用,如有疑问转人工按8。转接人工后,对方自称是焦作社保局工作人员,向小张核对身份证号码,并询问了名字,后称小张9月份在上海办了一张社保卡,还报销医疗资金元。小张表示自己未去过上海,对方建议他到上海进行报案,并将电话转接到了“上海浦东公安局”。转接后,对方称自己是“李警官”,要在电话里做笔录。小张称自己的手机欠费49元,并故意说了一半话将电话挂掉。没过多久骗子再次打来电话,称刚刚在“系统”里查了小张,名字和之前报给他们的不一样,不愿再与其纠缠,小张就挂了电话。不曾想,挂断电话后,却发现手机上收到50元话费充值成功的短信提醒。 5牵动全城人心的小冬末回“家”了12月1日 小冬末的事情被报道之后,引发了众多市民及热心网友的中科白癜风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