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万济源人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农历八月中旬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会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称为“秋报”。后来祭祀的色彩逐渐褪去,而这一节庆活动却延续下来。到了唐宋年间,中秋节逐渐成为固定的节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时节,气温凉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十五的月亮,十七圆 常言道,“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但是,今年中秋月将会“十五的月亮十七圆”。专家表示,今年的中秋月,月亮最圆时出现在农历八月十七,即9月17日凌晨3时05分。据了解,上一次“中秋月十七圆”出现在年9月27日3时45分。 最近10年,中秋月亮“十五圆”有3次,“十六圆”5次,“十七圆”2次。虽然中秋节当晚月亮并不是最圆的,但用肉眼无法分辨,对赏月没有太大影响。 中秋习俗,各具特点 吃月饼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祭月、赏月祭月赏月是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如今,赏月成为中秋佳节老百姓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与家人朋友一道,坐而望月,享受秋天的凉爽,寄托团圆的期望。 赏桂花、饮桂花酒人们经常在中秋时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杯桂花蜜酒,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 猜灯谜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人喜爱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不少爱情佳话。 玩花灯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孩子们中秋节很喜欢制作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将柚子南瓜或桔子的瓤掏去,刻出简单图案,内点蜡烛即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 观潮“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舞火龙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 中秋回家吧,一年只为这一刻!愚公论坛恭祝济源人民中秋快乐 曾几何时 我们怀揣满腔热血,远走他乡 奔波于陌生而又繁华的都市 在那儿留下了你 青涩的足迹和心酸的泪水… 你的家, 无意间变成了一家客栈, 一家求学和工作路上的客栈。 往往一年我们才回家几次, 而与亲人相聚的时间,短之又短! 外面的世界是很大, 但容身的地方却很小! 都市的繁华, 让漂泊的我们, 又多了几分空虚、落寞、担忧、思念? 你开始想念, 想念老妈做的可口饭菜, 想念家乡的小吃。 你开始回忆, 回忆家里农忙的季节, 回忆父母那苍老的身影, 是否在日落时分依旧在田间地头忙碌着? 你是不是很自责, 自责自己怎么不留在父母身旁, 没有陪着他们一起分担。 你是不是很自责, 自责将自己幼小的孩子留在父母身边, 没有给他们太多关爱! 我们都知道 漂泊?谁也不想! 只是现实太残酷。 也许你会说, 你的离开, 是为了他们更好的生活。 外面再苦,只有自己知道… 你,是否时常望着天上的云, 它变幻莫测、漂浮不定,似我、如你; 你,是否时常看着扬飞的浮尘, 它随风卷扬,在什么地方才能落定。 你,是否时常想起水上的浮萍, 它随波逐流,要到什么地方才能扎根。 为了生活,我们漂泊在外, 把青春抛洒,几多无奈。 离开济源、在外打拼, 一个人的日子冷暖自知, 你还好吗? 谨以此文,献给在外打拼多年的济源朋友, 无论你面临怎样的境遇,经历过多少挫折, 请不要忘记自己的梦想, 不要忘记你的家乡——济源!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今天,抽点时间,回家看看吧! 长按指纹“识别广西省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治疗白癜风哪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