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姓氏学会上的发言: 济源姓氏文化研究的现状 各位领导和同行们: 大家好!今天有幸和大家进行交流,说的不好,望大家批评指正。 今天我说的主题是济源姓氏文化研究的现状。中华民族从远古就创立了以部落、封地、官职、赐给姓,以身份不同立氏,发展为姓和氏合并称姓氏,用于区别血缘关系和婚姻及传承文明。中华姓氏大多起源于中原地区的河南省,迁出周边和到海外形成的一部分客家文化。 中华民族炎黄子孙都有姓氏,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姓氏一般不变,代代相传。每个人都有姓氏,并都关心自己的姓从何而来,始祖是谁?弄清这些问题,对同姓之间的相互信任、扩大交流、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凝聚人心、统一战线、和平解放台湾,都有一定的意义。 国家已把姓氏文化列入战略规划;河南省谢伏瞻书记在《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突出‘老家河南’主题,打造根亲文化品牌。《中华姓氏大典》记载的个汉族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有个,所包含的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85%。 根亲文化是以根为缘而发生和发展的一种追索族源、血脉相继的文化现象,核心是以儒、道、释相结合的追求仁爱、统一、和谐为主的文化,包含姓氏文化、始祖文化、政治文化和民俗文化等丰富内容,有着地缘特征、情感特征、开放特征、和谐特征等显著特点。这种文化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文化,是叶落归根思想在另一种方式上的体现,也与中国人一向重视家庭的伦理观念相符合。 济源是河南省的一个直管市,处于黄河流域和济水交汇处,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现在国家很重视姓氏文化工作,中国社科院设有姓氏文化研究会;省政府设有炎黄姓氏文化研究基金会;省社科院设有姓氏文化研究会;济源也顺应有姓氏文化研究会。下设有赵、王、原、牛、薛、孟、候、刘、李等姓氏文化研究会。 一、有丰富的姓氏发源资源和载体祠堂 济源姓氏文化内容非常丰富,“有创世文化之乡”的称号。从远古的三皇五帝至今,都有深厚根文化的史载及言传。 发源于济源的姓氏达20余个,分别是:王(太子姬晋居王屋山华盖峰修炼,以王屋山为姓,称王子乔。中华王姓大多是他的后裔)、原、邵、苗、樊、阳、单、向、湛、皮、宗、芮、绍、檀、召、毛、郫、烯、倚里、于(原为济源邘台村,年划归沁阳)、苏(苏忿生周时封其十二邑,济源有四。传说苏忿生及其女妲姬住在现今济源姬沟北的勋掌村,后迁温国而居。这二十多个姓在外地发展中,又产生了多个姓氏,虽发源在外地,可根在济源。以女娲产生的风姓、黄帝为代表的姬姓后代,产生的姓氏占中华姓氏的百分之七十四以上,所以说济源姓氏文化研究潜力很大。 济源保留有很多家薄和宋代以来的祠堂72座,其中有较高价值的南姚王氏祠堂、南杜周家祠、栲栳的李家祠堂、南水屯的张家祠、粟园的李家祠、勋掌的苗氏祠堂、北姚的姚家祠、庆华的孟家祠、石露头的牛氏祠堂、白涧的燕家祠、五龙口的葛家祠、中马头的邓氏宗祠等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部供有氏族先祖像、名人、发展事迹,这些资源是寻根文化研究和开发,是传承文明、弘扬正气、教育子孙的宝贵材料。 二、研究成果:近几年我们编写了姓氏文化资料《苗姓源流》、《邓小平先祖邓禹葬在济源》、《卢氏的来源和发展现状》、《济源姓氏资源报告》、《根在愚公故里》、《热血换起马大人》、《卢化南文章引来一拨拨客人》、《女娲补天的由来》、《华夏探源》、《卢化南一篇文让思礼镇大变样(卢仝茶文化研究)》、《济源的温姓名人》、《宗规家训》、《济源姓氏统计》、《济源是赵姓人氏的发迹地》、《牛氏宗谱》、《崔氏宗谱》、《刘氏宗谱》、出版6期《原氏文化》、57期《牛氏文化》等姓氏文化研究成果资料,其中有的在报刊和网上发表,受到社会上人士的好评。 三、加强姓氏联谊,促进民族团结 挖掘姓氏根文化资源,进行联谊、恳亲、交流、睦族。能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产生很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香港富翁邵逸夫向邵姓发源地济源市一次捐资多万元,为东园、下冶、马寨学校各建教学楼1个,他是为了报答祖地养育繁衍之恩而投资的。 2.台湾的王任生先生在明代其先祖王安道祖地——济源建了3个丹尼期商场,安排余人就业,每年向济源财政上交利税达余万元。 3.济源牛氏联谊会在济源党校召开全国牛姓联谊会。西石露头村牛氏族长多次召开氏族会议,协调民事矛盾,解决了长期悬而不决的少数子女对老人不孝、邻里不和等问题。群众高兴的说:“宗祖亲、家庭亲,打断脚跟连着筋”、“亲戚只三代,祖情万万年,何况在一起有点矛盾,有啥化解不了的”。 4、候氏文化研究会在王屋镇召开全国侯氏联谊会。 5、全国邓姓人在御驾村祭拜邓禹墓,计划投入2个亿元建邓禹园林。 6、石姓人在大峪薛庄祭祖。 7、明年葬在克井的马大人后代人来祭祖;年全世界赵姓人来济源祭拜先祖等,都产生和将带来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四、存在问题和今后工作打算 1.根据我们这几年工作的经验教训和实践,姓氏研究会要发挥大的作用,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和提高管理档次。需要市常委一人主抓,具有政府部门职能,拨付一定的经费,才能更有效的开展工作。 2.缺少资金不能有效的开展工作。今后要多渠道筹备资金,为发源姓氏地进行树标立碑,使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有个场所纪念地。为联谊恳亲,观光旅游,经贸洽谈和招商引资创造条件。 3.筹备修建延庆寺内陈氏宗祠,为省姓氏文化研究学会拍摄《四令公传奇》四十集电视剧创造条件,力争早日开拍。 4.积极务实工作,创造条件,协助省影视集团、姓氏文化研究学会,早日开拍69集大型电视剧《卢化南说济源》中的2集《济源是赵姓人氏的发迹地》、《济源姓氏发源文化》;出版《济源姓氏文化》一书。 5.遵照省姓氏文化研究学会的工作安排,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继续做好寻根文化的发掘研究和联谊工作。 五、希望和建议 寻根文化是我市的一大优势资源,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意义。海外华侨约有余万人,大多有经济实体,功成名就,他们有报答祖国的愿望,蕴藏着巨大的招商引资市场,只有通过寻根文化来吸引他们,希望市政府对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活动作出战略性的决策和安排: 1.制定出我市寻根文化的战略规划和安排,有计划、有步骤深入地发展寻根文化研究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将这一任务列入工作目标,并进行督办和考核。 2.建立完善的寻根文化组织、机构。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配备精干人员,利用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使这一目标实现,发挥大的效益。 济源市姓氏文化研究会:卢化南 年11月26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yuanshizx.com/jysly/830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