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诗意绽放,为夏夜而舞。 8月26日晚, 济源市第六届消夏文化节圆满落幕, 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文艺工作者 用余个文艺节目 为美丽的八月增添了缤纷色彩。 自年以来,消夏文化节已成为提升市民文化品位、彰显城市魅力的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是每年夏季最受群众期待、参与人数最多的大型活动。本届消夏文化节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主线,通过“活力中国梦·多彩少年季”和“多彩中国梦·济源出重彩”两大主题,讴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来济源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全面展示济源发展新篇章,鼓舞和激励全市人民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红歌快闪引领消夏文化新风尚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8月25日晚上8点,济源市第六届消夏文化节演出现场,一场气势恢宏、振奋人心的“快闪”活动振奋人心。一首红歌一段历史,一首红歌一面旗帜。一首红歌,唱响新时代的华彩旋律;一首红歌,礼赞新中国发展的蓬勃辉煌。台上倾情领唱,带动了台下数千名群众自发地参与进来放声歌唱,大家手中红旗随风飘扬,现场仿佛腾起一波又一波红色巨浪。“每次在现场听到这首《我和我的祖国》,心里的自豪感都会油然而生。”家住沁园街道西留村居委会的赵先生告诉记者,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济源不断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就是祖国不断发展的最好见证。参与快闪活动的张青岩说:“歌唱发自我们内心对祖国的祝福,祝福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可以激发年轻人的斗志,号召我们为建设美丽祖国做出更多贡献。” 在今年消夏文化节26场文艺演出中,市委宣传部会同承办方,在每场晚会中特别设置了“我和我的祖国”群众性快闪环节,营造全市人民勠力同心、祝福祖国的美好氛围。本届消夏文化节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红歌快闪活动,旨在通过充满活力的方式感染更多的人民群众,激发市民爱党爱国的热情,推动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市民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形象。济源岁月讲述城市发展七十年 “今天,共和国旗帜下济源岁月第一场讲述,我们由解放讲起……”7月30日,济源市第六届消夏文化节开幕式现场,一张写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字样的、泛着微黄的黑白影像吸引着现场每一位观众。“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为一名年轻记者,揭开老照片背后一段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和故事,探寻济源7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我的责任和担当。同时,作为一名讲述人,希望将老照片背后最打动人心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唤起人们的回忆,重温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讲述者贾迪说。一张照片,一段历史。从济源解放到修建“引沁济蟒”大渠,从第一个收音站到工业、农业、教育事业、卫生事业等各行各业的建设发展。用小照片讲大故事、小物件忆大历史、小切口展大情怀。自7月30日起,济源第六届消夏文化节每场演出特设专栏节目《共和国旗帜下济源岁月》,讲述者通过一张张老照片为大家讲述济源与新中国共同成长70年岁月中的重要事件和难忘瞬间。 “历史不能忘记,精神需要传承。”承办本届消夏文化节的济源网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希望通过这些老照片讲述人民群众生活、居行、教育、卫生等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建国70周年以来济源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民生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文化惠民提升群众幸福感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首首气势如虹的大合唱,一篇篇激情澎湃的诗朗诵,一场场热血沸腾的街舞秀……全面展示了济源人民群众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营造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浓厚文化氛围,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国家、民族的自豪感和向心力。朗诵《新愚公精神》音韵优美,低音深沉而平静,高音清澈而透明,给人以如痴如醉的感受,激起观众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大型历史题材豫剧《风雨行宫》唱腔高亢,表演细腻,为现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戏曲饕餮盛宴。街舞表演的小演员们弘扬自我个性活力、挥洒青春无限魅力,用动感的街舞给现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点燃了夏日热情。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这么精彩的文艺节目,这么丰厚的文化底蕴,生活在济源真是太幸福了!”看完消夏文化节演出的市民王奕不禁感叹。 “今年的消夏文化节文艺演出涉及数十个单位、近3万名演员。通过高品质的节目演出,把党的各项政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更容易让群众了解和接受。”市委宣传部文艺科负责人赵亚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 济源始终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 满足广大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来源:济源网 编辑:原芳纯 统筹:李沛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yuanshizx.com/jysly/735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