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2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编者按

济源南临黄河,北依太行,西踞王屋,东接华北平原,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87%是山地和丘陵。愚公移山修路的故事之所以发生在这里,正是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济源必须把出行放在重要的位置。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济源交通”   时光进入21世纪,愚公儿女把目光锁定在高速公路这个又快捷又方便的新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规划、设计、筹资、实施……济洛、济焦、济邵、济晋、济阳……高速公路大规模建设陆续展开,通车里程从无到有,从零发展到公里,而随着“十三五”各条高速公路项目的落地,济源境内高速公路将扩展到公里。

关键词

“镇镇通”高速

  从平原到丘陵,从丘陵到深山,横穿东西,纵贯南北,天路通王屋,天路通太行,济源率先在河南省实现“镇镇通”高速公路,各镇(街道)均可15分钟上高速,一个小时到达周边洛阳、晋城、焦作、运城和省会郑州。

关键词

“井”字型高速公路网

  济洛、济焦、济晋、济运高速公路形成“十”字框架,济阳、济洛西正在建设,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的沿太行高速公路、邵原至新安高速公路、济源—孟州—武陟沿黄高速公路等,7条高速公路将在济源形成“井”字型高速公路网,同时形成市区绕城高速公路。未来几年,济源高速公路网密度将位居全省前列。

关键词

投资规模

  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济源高速公路建设面临着真正意义上的逢山开路、遇沟架桥,已通车与在建高速公路中,大中桥梁座,隧道42座,大型互通式立交桥8处,基本走势为桥桥相连,隧隧相接,桥隧相通,耗资之巨,前所未有。截至目前,济源高速公路建设投资已达.9亿元,正在规划中的高速公路投资将达到亿元。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不仅加快了行车速度,降低了运输成本,方便了群众出行,还在拉动内需,促进济源钢材水泥等建材销售、国土资源开发、投资环境改善、第三产业发展、区域之间联动、就业、生活水平提升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按照每投资1元带动3元的消费统计数字,济源高速公路建设为济源直接带动经济效益达.7亿元,其产生的长远效益将持续显现。

关键词

百科全书

  最长的桥梁、最高的桥梁、最长的隧道、地质条件最恶劣、施工难度最大、技术难题最多、投资规模最大……济源高速公路创下多个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之最,修筑之难,被业内专家喻为“高速公路建设百科全书”。万万千千的筑路人,秉承愚公移山志,团结拼搏,奋勇当先,啃下一个个技术硬骨头,攻下一个个施工难题,终于实现了愚公儿女“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千古夙愿,使济源融入全省一个小时经济圈,极大地缩短了济源与外界的时空距离,为推动济源快速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

济源交通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出品:济源市交通运输局

图片提供:李海源苌小社

邓国晖刘爱珍

资料提供:局综合规划科

综合协调中心

编辑:蔡双芬李琦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yuanshizx.com/jysly/732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