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8/2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70年风雨兼程

70年春华秋实

70年来

济源大地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

“共和国旗帜下济源岁月”

小编就从

“济源的五小工业”

讲起

当第一次听到“五小工业”这个词时,我很是疑惑:“五小工业”是什么,咱济源是如何依靠“五小工业”发展起来的?

济源因工业而兴、因工业而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居于豫西北一隅的小城济源,在特殊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资源禀赋下,从“五小工业”蹒跚起步,历经风雨坎坷,始终砥砺前行,工业经济高歌猛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创造了“济源速度”“济源经验”,推动了济源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强势崛起。

济源的“五小工业”

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地方工业——小煤矿

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地方工业——小建材

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地方工业——小机械

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地方工业——小冶炼

这就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发展经济,济源依靠农业发展积累的资金,依靠本地资源,逐步办起了一批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小煤矿、小冶炼、小电力、小建材、小化肥等“五小工业”。

大家可以看到,当时的条件非常简陋,但是咱济源人民发扬着不怕吃苦的愚公移山精神,一步一步将咱济源的工业做起来了。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有了如今的成就:豫光、济钢、万洋、金利、金马、恒通等一批本土企业逐渐做大做强,华能、双汇、中煤科工、伊利、富士康、力帆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陆续进驻济源,豫光多金属综合回收、中原特钢关重件、济钢高性能特殊棒材、力帆新能源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济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命脉和主导力量。

而今的济源工业不仅高速发展,

还不约而同地选择了

绿色化、智能化、

技术改造、循环经济地高质量发展。

豫光集团率先在行业内提出了“绿色冶炼、环保发展”的理念,通过持续创新和技术攻关,先后引领了我国铅冶炼工业四次革命性升级,使铅工业步入“生产-消费-再生”的循环发展之路。

  金马能源向精细化工、能源产业链延伸,走出了一条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的循环发展之路。

济源钢铁注重生产技术提升和产品结构优化,高品质的大棒材在河南巨力钢丝绳制造有限公司被拉成了附加值更高的钢丝绳;

而中原特钢的特殊钢产品,到了济源富士康产业园,有的被加工成锻件和模具,有的则变成了手机后壳……

济源成了

全国最大的绿色铅锌冶炼基地、

全国最大的白银生产基地,

是中国中西部最大的特钢制造基地

和河南省重要的

能源、化工、机械制造基地。

工业承载富强梦,一以贯之促发展。济源历届市委、市政府旗帜鲜明地提出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推动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质量不断提升。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推动白银深加工、钢产品深加工、纳米新材料、食品饮料四大产业攻坚,打造中国白银城、先进钢材料生产基地、千亿级纳米新材料生产基地,奏响时代凯歌!

(济源网记者原芳纯)

出品

济源网融媒体中心

编辑

原芳纯

校对

贾迪

统筹

崔鑫

联系方式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yuanshizx.com/jysly/614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