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蓝色文字"↑轻松 一、革故鼎新,锐意进取——巨型学校办学模式创新 年,济源市委、市政府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投资3亿元兴建了占地亩的济源一中学苑路校区。新校区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设计规模个教学班,被称作“济源基础教育的航母”。 迁入新校区的济源一中,学生人数从余人扩展到余人,教职工由多人增加到近人。面对这么一所超大规模的巨型学校,如果按照传统的模式来管理,必定会有很大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济源一中人在范亚平校长的带领下,迅速更新观念,破解发展难题,用管理创新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一是结构创新——条块化。济源一中采取了“统一领导、条块联动”的管理措施。“统一领导”,就是要保证校党委对学校全面工作的统一部署和领导。“条”式管理,就是将学校的整个管理层面分为行政、教学、德育、后勤4个方面,相应的职能部门分别为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各职能部门对各年级的相关工作进行协调、服务。“块”式管理,即全校分为三个年级部,每个年级部按照力量均衡的原则分为两个教学部。年级对教师和学生、教育和教学具有全方位、多层面的管理权。各年级可根据学校的有关管理条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是组织创新——扁平化。济源一中逐步弱化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等有关职能部门的管理权,使他们的职能由管理逐步向服务转型。扩大年级领导的责、权、利,年级拥有对教师的聘任权、考核权、评优晋升推荐权和相应的经费支配权,直接对校长负责。 三是过程创新——精细化。为避免学校规模扩大导致的管理失控。济源一中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工夫,提出了“学校OEC管理法”,即总账不漏项,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凭效果,管人凭考核。 二、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真正的教育变革应该是课堂的变革。基于此,济源一中提出: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发动教师,取百家之长,酿自家之蜜,深入开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活动,以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实践中涌现出了“动感课堂”、“三步教学法”、“探案侦奇构造式教学模式”等等,百花齐放,争奇斗妍。全体语文教师发挥“群研智慧”创设的动态写作课堂,具体时间安排为50分钟作文,30分钟批改,10分钟讲评。批改方式为小组对改,并由主评人参考所有评阅人的意见为作文写出评语。然后把作文返还给作者,由作者根据别人所提意见写出字左右的后记。教师挑选若干较优秀的作文,装订成册,有突出问题或优点的,教师还要作出点评。然后在班内传阅,学生可以在选集中的任何一篇作文上再加以点评,甚至可以另附纸张表达自己的读后感。这样的一次写作课,学生所写的文字应该有0至0字,大大超过了一般性的作文课。学生的作品也频繁发表于《个性化作文平台》和《语文学习报》等报刊上,并受到了中央教科所专家的一致好评。 创新教学模式给课堂带来了鲜活的生命力。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济源一中的每一堂课无不体现着这样的特点。 三、从“三人行”到“8+1”——班主任研修模式创新 创新教学模式的深入开展,还带来了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变化,即带动了班主任研修模式的创新,推动了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 学校教科研处主任秦望在进行班主任研修时发现,与教学交流相比,班主任之间的交流更缺少内驱力,很难形成团队,这不利于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而班主任的专业水准又决定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课改的成败。于是,秦望首先联合志同道合的杨兵、王晓琳,三人组建了一个班主任专业发展研修团队,进行基于校情、基于学情、基于班主任实际的校本研修。慢慢地,学校其他班主任也被吸引进来,“三人行”变成了“8+1”(其中一位是四川绵阳的班主任,在网上进行交流),成员扩大到了9人。 班主任研修团队提出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优异成绩+研究成果+专家型班主任”,并且制定了自己的行动纲要,团队成员胸怀理想而又脚踏实地,目前已取得了一些成绩:每人所带的班级都是学校优秀班集体;每位成员都有自己个性化的研究方向;团队成员已有六篇班级工作案例入选“大夏书系”;刚刚工作五年的青年教师杨兵出版了个人专著《魅力班会是怎样炼成的》,该书被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用书;王晓琳的案例研究引起了“新教育”的重视,现主持“教育在线班主任问吧”;秦望被评为“河南省十佳班主任”,主持《济源教育》“班队经纬”专栏;团队的其他成员分别致力于“成功教育与班级管理”、“企业文化与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级管理”等课题的研究,并都已有一定的收获。 四、墙内开花内外香——体育艺术特色建设创新 今年3月初,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济源一中舞蹈队选送的舞蹈《梦开始的地方》在全国68个舞蹈类节目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这已是济源一中连续三届参加这一国家级赛事,继在第一、二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奖之后,又一次获此殊荣。这仅仅是济源一中体育、艺术教育教学成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学校将体艺教育作为特色项目全面推开,把“全面+特色”、“合格+特长”作为办学目标,开设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各类特长辅导,通过团队建设、课外活动、对外交流以及每年的美育节、运动会等途径促进了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河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荣誉称号。 艺术教育同样璀璨夺目。近年来,学校共有80多个文艺节目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中获奖。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济源一中这艘基础教育的“航母”通过不断地探索实践,为内涵发展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创造了卓越的教学业绩,形成了独特的办学风格,在省内外教育行业中声誉鹊起,赢得了兄弟学校和业内专家的一致称赞。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年第6期 长按识别福州白癜风专科医院河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