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6/1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新疆罗布泊有一片浩无人烟的戈壁滩,到了这里就像进入了洪荒岁月,冬天奇寒无比,夏天炙热灼肉,冬夏温差达在一百度左右,一年四季恶风肆虐,放眼望去满地凄凉萧杀,自然界里应有的生命迹象在这里停滞消亡,这是一个空荡和虚无的世界,可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望而却步的地方,在沉寂几千年后却成了核武器的试验场,一群中国军人在这里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古老国度应有的洪荒之力,一个威力无比的定国神器在这里诞生。

 

年10月16日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一团巨大的火球夹裹着尘柱翻滚而起,一朵黑色的蘑菇云在空中慢慢升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实验成功!

也许,这是时光更迭的结局,也许,这是历史演变的结果,一切仿佛都是注定的,那片寂静和沉默了很多年的罗布泊荒滩,最终飘起了蘑菇云,响起了地动山摇的惊爆声,就是这片从死寂走向喧嚣的地方在成就一个伟大事业的同时,也孕育和诞生了一场意料不到的人间悲剧,遭遇不幸的不是别人,正是这场核试验的参与者。

  罗布泊这个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地域向人们展示了其名字所包含的全部意义,死亡之海,名副其实!

我们不得不说,这场悲剧早在原子弹爆炸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发生,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场悲剧中的人们正面临着日益加剧的痛苦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个影响和改变人们生活及命运的问题就是核殇。

殇,灾难矣,核之殇就是因核引起的灾难。

核,给人的印象等同于死亡,“谈核色变”是因为它给人类留下太多的惨剧。

自从科学家发现核素并将其研制为原子弹后,人类的生活就蒙上了一个巨大的死亡阴影,一系列有关核的灾难由此产生,一场场人间悲剧让人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人们忘不了,广岛和长崎被原子弹摧毁的那一幕。

广岛人和长崎将近10万人被美国一颗称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在瞬间吞噬,时间是年8月6日和9日。

 这场烽烟遍地,生灵涂炭的二次世界大战最终在两颗原子弹的爆炸声中画上了句号。

人们忘不了,前苏联乌克兰地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的那场惨剧。

当时,核电站4号核反应堆发生爆炸,释放出了相当于广岛原子弹多倍的辐射量。

这次事故中有万人被官方划为切尔诺贝利事故受害人,他们当中至少有50万人死亡。

事故对儿童健康造成的伤害成了永远无法弥补的痛,被大剂量辐射过的参与救援的士兵中白血病患者大幅度增加。时间是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

让人们记忆犹新的还有,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它的影响延续至今。

一次次拉响的核危机警报让人们如坐针毡,惶惶不可终日。

 核科学的奠基人是著名的居里夫人,她的长女I·约里奥-居里是她最心爱的助手,I·约里奥-居里和她的爱人被人们成为“小居里夫妇”。

可叹的是,伟大的居里夫人死于由放射性辐射引起的恶性血液病,而她的长女I·约里奥-居里,也未能逃过死于白血病的宿命,居里夫人和她的女儿都是死于核辐射导致的疾病,这是世界上鲜为人知的事情。

核试验因其固有的特性,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实验的残酷性和伤害性,如同伟大的居里夫人和她的女儿一样,参与者不可避免的要受到辐射和感染,他们的付出是巨大的。

 

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军人,其中来自河南省的不计其数,从当兵入伍到转业复员,河南复退军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让我们走进这个群体,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清明前夕洛阳市汝阳县赵汝刚因患白血病不治身亡,年仅41岁,他的死给本来就很凄清的清明节又平添了几份悲伤。

 赵汝刚生前曾在新疆马兰二十一核试验基地服役,参加过核试验,是一名参试退役人员。

年信阳82年入伍的刘清亮患上了白血病,

年信阳同年入伍的方德全得了食道癌,并于年5月17日离世,他俩都和赵汝刚有着同样的身份和经历。

在河南参试群体中究竟有多少像赵汝刚这样的参试人员因核感染而死于癌症和其他疾病?有多少人正挣扎在各种疾病的折磨和痛苦中?无人知晓,无人回答,带着诸多疑惑和与之相关问题,笔者走访了大半个河南,在获取许多真实资料的基础上写下了这篇调查报告。

一、走进大漠

在被称为“魔鬼之域”的新疆罗布泊有一个以北纬41°50’、东经89°50’为中心,共约10万平方公里的核试验场区,它地处茫茫戈壁,神秘而不为世人所知,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试验训练基地,它的代号叫部队,基地始建于年6月。

这里对外封闭,形成一个严密的军事禁区,随着一颗颗原子弹的爆炸,场区里布满了放射性沾染。

无处不在的核废料和弥漫着的核沾染让这里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生命禁区,但凡在基地服过役的官兵无一例外地受到了核伤害。

河南将近3万儿女先后在这里服役,他们在这里站岗放哨,打井回填,在爆心里取样,在蘑菇云下进行着各项与之有关的工作,原子弹爆炸时迸发出的核辐射、光辐射和冲击波穿透他们的肉体,破坏他们的人体细胞结构,他们在布满放射性沉降的实验场区,长时间忍受着持续不断释放的核辐射,这种经历最终给他们带来了疾病、死亡及子女残疾等一系列问题,这种在身体和心理上的伤疼将是永久的,悲壮和悲剧也都是巨大的。

中原自古多战乱,饱受内战和外族蹂躏的中原大地一直延续着反战反抗的历史,河南汤阴小县有个叫岳飞的英雄,他的一首“满江红”激励了河南一代又一代人,“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这种豪迈激昂的情结从小就已根植于中原儿女的心田,不屈和抗争成为他们的一种秉性。

出生在四十、五十、六十年代的退役军人,把报效国家视为一种愿望和追求,那个年代的他们质朴和忠诚,在核伤害引起的疾病、伤残和死亡面前,他们表现出了坚强和隐忍,“献了青春献子孙”正是对他们真实的写照和总结。

秦朝为了抵御外敌,曾经有一群人修建了万里长城,尽管这条绵延上万公里的长城是土建的,但在相当一段历史时间给人们心理上带来了莫大的安全感,可是,它毕竟还是没有阻挡过任何一个外族的野蛮入侵。

历史飞越千年,一座新的万里长城在华夏大地拔地崛起。

这群人成功打造了原子弹和氢弹,在国人的心里筑起了一座真正意义上的万里长城,这座长城万里雄风,巍巍挺立,福佑家园,保佑华夏芸芸苍生,河南和全国全体将士用青春、用生命筑起了新的血肉长城,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昂首站立,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手持核武器利器的国家,那些恶毒国家的核讹诈及核威胁被彻底粉碎,作为“火药”发明者的中国在世界上拥有了真正的话语权和不可撼动的国际地位。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国际形势中,拥有地球上第一颗原子弹的美国,面目狰狞,欲火焚烧,一直不停的叫嚣要用核武器攻击中国,新成立的红色政权正处于核威胁的阴影中。

有人说,落后就要挨打,从百年近代史上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其中武器装备的落后是主要原因之一。

“要搞一点原子弹”声音尽管沧桑但充满力量,在地球的最东端有一个伟人代表着人口最多的国家向全世界发出了最强音,毛泽东主席说道“美国的原子弹吓不倒中国人民,中国不怕原子弹······”

年4月,中央军委把地处中原的河南商丘步兵学校一分为二:一支称部队、一支称部队。年3月,部队作为先锋部队率先进疆,开始了征战核试验的历史征程,从那时起,河南就成了兵源输出最大省份之一,中原儿女从黄河之滨,太行脚下,前赴后继,顽强执着地向着远离家乡的西北大漠挺近,他们壮怀激烈,义无反顾,像一股股滚滚铁流荡过河西走廊,穿越古老的丝绸之路,一批接着一批涌向广阔无垠的大沙漠,用青春去唤醒和融化千年沉睡的戈壁荒滩,用生命去催生马兰花的盛开。

从年到年核试验停止前的38年里,到基地服役的河南儿女几乎年年都有,当他们告别故土走向大西北,走向蘑菇云的时候,人生就已注定了结局,这是一个无法回避和改变的命运结局!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部队复退人员大约多名,全国部队复退人员在14万人左右,河南占据了其中的1/5,他们分别分布在安阳、新乡、洛阳、焦作、平顶山、郑州、许昌、开封、商丘、三门峡、济源、南阳、漯河、驻马店、周口及信阳等地市。

二、蘑菇云下的青春

二十一核试验基地成功爆破了45颗原子弹,其中23颗是大气层实验,22颗是地下试验,以及地面、空投、平洞、竖井等各类核试验,原子弹爆炸的巨大威力震荡大漠戈壁,每次白烟裹着火球腾空而燃,蘑菇云翻滚而起的时候,这里就弥漫着死亡的味道,原子弹爆炸时产生出的核辐射、光辐射和冲击波,把作为效应物的狗、猴子等动物变成了一具具焦尸,飞机中队,火炮阵地,坦克群及舰艇等效应物被扭曲变形、成为一堆堆废铁,爆心周围的石子砂砾被烧成一片焦炭,整个试验场被死亡笼罩,显得异常的惊悚和恐怖。

无论多么顽强的生命在这里都显得如此的苍白和毫无意义。每当这个时候,取样的战士就要顶着高温和强辐射,冲进爆破区快速取样和回收测试记录,这是与死神拥抱的壮举,沉寂千年的大漠惊现出现代版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壮烈画面。

由于严重的污染和超强的剂量,许多战友当场牺牲,这种零距离的接触导致核辐射穿透人体,打断身体的DNA,导致细胞无法复制,造血无法进行,于是出现癌症、白血病和各种畸形。

(1)过早死亡

当刘祖华身穿绿军装怀揣激动喜悦的心情,告别家乡奔向大漠的时候,他的父母万万没想到九年后他却死于白血病,更无法把他的死与核感染联系起来,刘祖华是82年从信阳入伍到基地的,91年卒于自己的家里,那年,他的女儿年仅2岁。

3年,当寒风卷起雪花的时候,36团南阳73年老兵张富云离开了人世,张富云复员后身躯严重弯曲变形,头部着地无法抬起,被送回医院治疗,在救治无果的情况下永远告别了亲人。

洛阳80年入伍的卢新广得肝癌去世了,新乡获嘉县87年兵岳学军因白血病不在了,平顶山80年兵乔耀西得肺癌撒手西寰,信阳83年兵蔡强患肺癌入土了,焦作沁阳73年兵张立国死于白血病,商丘70年的郑一民和周口64年的张国庭也因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瘤早已离开了人世。

挽歌唱,纸钱飘,这种因核辐射导致的死亡现象在河南每个地市都时常发生,持续不断,几乎成了一种群体效应。

周口市年入伍人,已死亡人,病死率为41%以上。

驻马店上蔡县年入伍人,已死亡人,病死率为34%以上。

商丘市王集乡71年入伍21人,已死亡11人,病死率为52%以上。

济源市邵原镇年入伍46人,已死亡8人,病死率为17%以上。

平顶山73年入伍人,已死亡38人,死亡率在30%以上。

当新生婴儿迎着朝阳一个个诞生的时候,老兵们正一个个悄然离去,当中国的土豪们正日进斗金,纸醉金迷的时候,染病老兵正躺在病榻上为下一步的治疗费用而唉声叹气,一筹莫展。生与死同步,高尚与庸俗共存,这个世界需要阴阳、正负来平衡。平衡的法则自古就存在,法则的一端是权益的拥有者,另一端则是共和国的付出和牺牲者。

人体替换周期最快的细胞是皮肤,当身体遭受放射性伤害后,皮肤的细胞无法复制,身体一寸一寸溃烂,据权威机构证明,核辐射的毒性50微克毁灭一平米土地,10微克致死一条生命。

(2)怪病缠身

焦作沁阳县78年老兵陈和冲在部队遭遇过[“21-”核事件],氢弹化爆所释放的放射性核素环在试验场区形成立体式大量泄漏污染,参与哑炮掩埋任务的官兵受到严重的内外照射剂量,包括邓稼先在内的很多人先后去世,作为幸存者陈和冲回乡后身患多种怪病,双手手指严重萎缩变形,视力模糊不清,生命对于这位不到六十岁的老兵来说几乎成了一种奢望。

南阳黄台岗乡20名当年参与取样的老兵回乡后相续死亡,目前还有10名幸存者正挣扎在各种疾病中。

开封参试人员(-48团)韩国平等14位老兵因各种癌症离世,死亡平均年龄不到40岁。原子弹的爆炸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样,给参加实验及实验波及的人群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伤害和灾难,目前没有任何一个人,任何一家机构来解释为什么这个群体有如此多的怪病,如此多的伤残,如此多的死亡。

部队在人迹罕见的大漠深处常年从事高空,地面,平洞,竖井等的核试验取样、回填、封洞和封井任务,核试验场有许多爆心,地爆爆心、空爆爆心、地下平洞爆心、地下竖进爆心等,这些都已被划为“永久沾染区”,广大官兵无时无刻的沾染着放射性尘埃,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效应物。

平顶山80年入伍的江道平当年在部队参加多次核试验取样工作,在红山防化楼哨所照看过效应物,退役后双手常年溃烂,裂口处无法愈合,背上长满疙瘩,像湿疹一样,遇风便发作,挤出是全是脓血,多次治疗没有效果,同时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

信阳82年入伍的宋天海在部队参与了北山平爆,在他回来后的30多年里,核伤害像噩梦一样折磨着他,88年左右他身上的所有毛发由黑变白,当时不到三十岁的他看上去像个六七十的老头,目前,腰脊椎萎缩,颈椎及手臂活动艰难,夜里睡觉时只要稍微转动一下头就感到天旋地转,一年四季牙齿酸楚,每吸一口气就会有一种牙被拔掉的疼痛,右胸高于左胸,手关节突出。

洛阳80年入伍的张书元,身患高血压、哮喘、肺叶纹理增粗、冠心病、心脏支架,白内障。开封高金成常年身上瘙痒难忍,一年四季每天必须洗澡抹药,如果一天不抹,夜里必定骚动不安,像万虫钻心,逼得他即使在数九寒冬夜里也得爬起来洗澡抹药。老兵们因核感染导致一系列疾病,这些疾病包括血液、淋巴、骨髓、心脑血管、神经等等系统疾病。济源78年兵王安宝脑瘤三四年,从部队回来后,胸腔下部开始凹陷,四处求医没有结论,同时伴有脑梗塞,导致生活陷入窘境。

(3)殃及后代

78年入伍的济源老兵王明春患有食道癌,经过几次化疗和手术后于去年五月去世,他的爱人偏瘫同时伴有高血压,家里外债高筑,一贫如洗,像这样的例子在河南不计其数,很多人长年看病,高额的治疗费用让一个个家庭变得贫苦,因病致贫是河南这个群体又一个无法面对和解决的现实。

焦作市博爱县73年老兵杜世文从部队回来后,生下一儿一女,儿子叫杜伟伟,女儿叫杜娜娜,年儿子患上急性白血病后,经过几年的治疗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并欠下一大笔外债,年杜医院,根据病情必须进行骨髓移植,所需费用万,为此全国战友进行了募捐,据但杯水车薪,最终没能留住孩子的生命,孩子走时年仅33岁,杜伟伟的姐姐杜娜娜,患有不孕不育症,结婚多年膝下无子。

很多老兵都因核感染丧失了生育能力,血脉无法传承,烟火无人继承,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此了。

周口市淮阳县64年老兵陈都生身患多病,一直靠药物维持,儿子陈中宝在34岁时死于肺病,杜世文和陈都生多次参加过核试验,他们把受损的染色体遗传给了自己的后代,使得子女也患上了放射疾病,核辐射在伤害他们的同时也在夺取下一代人的生命。

焦作市沁阳县78年老兵刘战场,本人患有顽固性皮肤病,长女也因白血病死于3年,走时年仅18岁。

沁阳78年老兵胡府周的长子因先天性软骨症死于2年,时年17岁

。驻马店上蔡县68年老兵时铁蛋等人每每提及孩子,就老泪纵横,上蔡县老兵的二代也因父辈们染色体的传染,导致放射性疾病严重,多人患有白血病,软骨病、脏器发育不全等,其中12个孩子因不堪疾病的折磨而离开了人世。

团的73年沁阳老兵陈占齐,本人患有脑梗塞、心脏病。多医院,

长子生来体弱,患有多种疾病,孙子先天性大脑发育不全,核辐射让祖孙三代遭受折磨。

核辐射残害的不仅是老兵本人还有他们的后代,至于能波及到几代,目前谁也无法说清。

飘荡着的核幽灵破碎了无数个家庭。

先天性残疾子女及后天诱发性核二代在河南已超过千人以上。

83年入伍的信阳杨启良也是其中的一个,儿子先天性弱智,生活无法自理,女儿体弱多病,常年住院看医。

商丘郑申亭两次婚姻,生育5个孩子,加上孙子共9人,令人费解的是9个孩子全部都是残疾儿。

周口淮阳王店乡的陈道义,儿子将近四十岁了身高还不到1米,

新蔡县的孔今忠在28岁牙齿全部脱落,儿子生下后全身上下没有一根汗毛。

智障、兔嘴、白血病,软骨病、脏器发育不全等各种畸形,核二代在延续着父辈们的痛苦,循环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法则,他们要么生来有疾,要么后天不幸。

一个鱼塘,死了几十条鱼,那是鱼本身的问题,如果死了上万条鱼,那就不是鱼的问题,一定是水出了问题,河南这个群体和常人所处的生存环境一样,不一样的就是多了那段禁区里的经历。

三表达诉求

核殇,是河南部队退役人员无可奈何的问题,因核而殇的不仅是当事者本人,还包括他们的孩子,核之殇,让人心疼心碎!

疾病、残疾、死亡成了河南的群象问题,高病发率,高死亡率以及疾病潜伏时间长,加之病情呈现复杂性和病种的多样性是这个群体的特点,对此,老兵们疑惑、震惊和恐慌,在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迷茫后,老兵们自然地想到了政府,他们想在政府那里得到答案和解决方法,向政府要说法变成了他们的行动和希望,于是乎,一场旷日持久的老兵与政府之间的博弈由此展开。

从3年开始,反应问题进行诉求就已经在河南个别地市出现了,大家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结伴走进当地政府、信访及民政部门,他们采用口述或者书面形式反映自身的经历和退役后出现的

河南退役军人去过省信访局、省民政厅、省卫生厅和省政府,同时,还去过国家信访局、民政部、卫生部、军委信访局、解放军总装备部、总政治部、总参谋部等,这些地方成了他们经常聚集的地方,少则十几人、几十人,多则几百人上千人,年,北京曾出现过一次上万人的信访诉求活动。

其实,早在3年之前就已经有不少人结伴重返戈壁,向他们原来所在的二十一基地反映问题。

无论是去省会还是到北京,河南的集体诉求活动从没停止过,规模大小不同,人数多少不等。

河南群体要求按实际发生的情况给予评残和制定、完善、提高各项优抚待遇,并把这些作为争取和努力的方向及目标,更把这些视为自己应得的权益。

老兵们一直在尝试把自身遭遇作为受辐射的证据,以此来证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病变及死亡与核感染之间的因果关系,但由于涉及国家机密和其他不得知的原因,这种努力至今也没出现明显结果。

针对老兵们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国家先后下发了三十多个文件,可是,在老兵们的眼里,这些仅限于一般救助性的文件对他们的遭遇于事无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比如,现行救助性文件里,对带病还乡老兵的经济补贴(定补)从开始的每人每月几十块钱增长到目前的每人每月块钱,这种增长周期用时十几年,伴随着物价的飞涨,对于农村籍和下岗没有收入的战友来说,基本上是杯水车薪,连每月看门诊所产生的医药费用都不够。

在河南,有很多老兵靠吃“低保”生活,目前,城市下岗的老兵低保费一般是三百元左右,农村的低于城市的,最高不超过元,从调查结果看,还有很多入伍年份较早,所处地域较偏僻的老兵连这种待遇都没享受到,比如,地处大别山山区的商城还有80多人无人问津。其实,靠吃低保去维持生活,在目前的消费水平下几乎是行不通的。如此标准,何以体现优待本质?

除了低保和“定补”外,来自政府救助性的经济来源再也没有了。也就是说一个老兵每月目前的收入还不到一千块钱,对于大多数因病致残而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兵来说,显然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难题,他们的处境何其艰难,如何颐养天年?那也只能祈祷上苍了。

除此之外,近两年河南省政府向社会推出了“公益性工作岗位”,文件把参试退役人员作为重点人群给予了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梦征程
公益爱心援助定点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yuanshizx.com/jysly/33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