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0155302651531321&wfr=spider&for=pc 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如火如荼、竞相出彩,一张国字号的成绩单让河大新工科建设跃上新高度。 今年1月10日,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河南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由中原学者、河南大学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张治军教授主持的高性能节能抗磨纳米润滑油脂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摘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实现了河南大学在国家三大奖上的新突破。 (张治军教授(左二)主持的高性能节能抗磨纳米润滑油脂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摘得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从20多年前与科研结缘开始,张治军和他的团队从不敢懈怠,通过努力锻造出一支能文能武的科研队伍:文能搞科研,潜心学术甘坐冷板凳,实现一次次突破和超越;武能闯市场,让科研成果接地气,在经济主战场发力。 对接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科研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和长远目标,也应成为青年科研人员和大学生的自觉追求,高校新工科建设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6月2日,张治军深有感触地说。 文能搞科研,潜心学术屡有突破 年,时任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的张治军带领团队,组建了以纳米材料开发和应用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润滑与功能材料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开始在纳米的世界里深耕。年,他辞去了化学化工学院院长职务,专心搞科研,年组建河南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成果转化、布局产业化发展。 那些通宵达旦的艰辛,那些日日夜夜的累积,都反映在一个个闪光的足迹里:年,河南大学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建设纳米杂化材料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年,牵头成立河南省纳米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年,入选首批河南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年,河南大学与济源签署协议共建纳米材料产业园…… 那些柳暗花明的惊喜,那些归零再来的攀登,都浓缩在一项项科技成果奖项里:年,节能减摩抗磨纳米润滑油脂添加剂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年,高承载陶瓷基纳米润滑材料关键技术与产业化荣获河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年度,高性能节能抗磨纳米润滑油脂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这些年,张治军教授带领团队共发表SCI论文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6件,承担完成6项国家计划项目及多项河南省重大科技项目……拓荒、深耕、收获。一串串丰硕的学术成果,印证了河南大学理工科基础研究和学科发展的清晰脉络,新工科建设凭着执着探索的河大学人夯实根基、步步登高。 武能闯市场,连天接地服务社会 科学+技术+产业化=富强中国,张治军给出的这个公式,是无数科研人员穷尽心力的追求,也是河大新工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使命。 不做无需求的研究,不让成果束之高阁,张治军团队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深化产学研合作。在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河南大学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中试实验基地,纳米材料化学工艺、化学工程、化工机械以及聚合物、环境化学、油田化学等一批应用技术,在这里实现成果转化,基础研究—工程技术开发—产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已经形成,纳米材料从科学研究向工程技术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被打通。 河南大学和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占地亩的济源纳米材料产业园项目正在实施。 在济源示范区,起到钝化重金属作用的纳米修复剂这一研究成果得以应用,效果显著,对重度污染土壤中铅、镉、砷的钝化效率可达90%以上,同时在新乡、开封等地的多个地块进行大田试验。 针对低品位油田,他们开发出的纳米聚硅减阻增注剂和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活性剂可调高原油采收率,在水驱采收率19%的基础上提高采收率22%。 以点带面加快推动学科建设蔚然成风,实践淬炼培厚青年人才担大任的成长沃土,需求导向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担当使命、勇争一流,新工科发展的创新精神,始终是河南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鲜明标识。 这份国字号的河大新工科建设成绩单不仅是河南大学面向国家重大战略、瞄准国际学术前沿所做出的成绩表现,也是河南大学坚持内涵发展,持续改革创新,力争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能力与信心表现。 原素材来源:河南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