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杏林筑梦; 岁月流金,华年溢彩。 有一种跨越, 叫波澜壮阔、震撼人心; 有一种豪迈, 叫铿锵前行、砥砺奋进。 它缘起于悬壶济世的情怀, 诞生于对百姓健康的追求, 更囿于用真情守护生命, 以仁术造福百姓众生。 医院秉承 “愚公移山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 70年栉风沐雨, 70年砥砺前行,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虔诚为民、开拓进取, 演绎着新时代 济源健康事业“愚公移山”的传奇。 缘于济世奉献的为民情怀 为医院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十九大胜利召开,开启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站在重要的历史节点上,医院以党建工作为抓手,和发展目标同频共振,主动服务济源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健康济源”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医院稳步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下班路上,医院护士紧急关头抢救路边危重病人;援非医疗队员用实际行动,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 医院组建帮扶义诊送医下乡小分队,经常下乡送医送药;院党委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对口帮扶贫困村;急救中心医务人员,日夜穿梭在大街小巷和乡村田野,担当全市人民生命与健康的守护神…… “非典”大战,禽流感、手足口病防治,脱贫攻坚义诊帮扶……医院干部职工在各种非常时期总是挺身而出,勇担社会责任。在服务百姓上,医院从来不落人后。 每一名共产党员,都是一面旗帜,要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多年来,医院高度重视党组织建设,医院党委下辖5个党支部,全院有名党员。为抓好党组织建设,医院在每个科室建立了党小组,各科室相应建立了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全院推行党员示范岗、党员服务责任区等,通过驰而不息抓党建、促落实、正风肃纪,促进全院作风进一步转变、服务进一步优化提升。 为了开展好志愿服务活动,医院要求每名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时间上都要达到或超过40个小时,并严格实行志愿服务登记制度,让志愿服务的旗帜在全院高高飘扬。 “医院的专家又来给大家检查身体了,就在村头……”近年,对于王屋镇麻院村村民来说,医院的专家成了贴心人。他们不仅经常上门为大家检查身体,而且为全村名常住人口建立了全科医疗家庭健康档案。村里有啥困难,医院也都积极帮着解决,切实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医院大力推进健康扶贫工作,设立健康扶贫服务处,推广应用健康扶贫信息化系统。贫困患者来院就诊实行“一对一”全程服务,享受“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免交住院押金,并由专人负责协助办理出入院手续。医院实行临床路径管理,严格控制自费费用比例,切实减轻贫困家庭患者看病就医负担;充分发挥优质服务病房作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和护理服务;落实对口支援和健康巡诊工作。 谈到年医院党建工作思路,医院党委书记武军说:“近年,我院党委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学树促’及‘以案促改’等活动,较好地履行了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医院党委以思想引领、责任延伸、制度落实、能力提升和工作推进为重点,医院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为医院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年,医院纪委成立。成立伊始,医院纪委便切实履行职责,强化监督执纪,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打造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 70年来,医院乘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东风,不断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医院的发展重心,在精细管理上做文章。医院充分利用自身在体制、机制、管理、技术和文化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医院运行效率和执行效率的同时,医院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使医院迈上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新台阶。 推动多学科救治中心建设,打造区域医疗救治中心。医院着眼未来,定位高远,医院专科能力建设。医院积极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和远程会诊建设,先后与郑大一附院、医院、医院、医院心脏中心等结为协同战略发展伙伴。医院骨科、儿科、超声科等众医院的专科结为合作联盟,医院的学科建设。医院还积极与医院、郑大一附院开展远程会诊,让济源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专家的诊疗服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医院先后引进了美国GE宝石动态排CT、美国GE1.5T核磁共振、飞利浦0mA数字血管造影系统、日本东芝mA血管造影系统、日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GE单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德国西门子S乳腺彩超等高科技大型医疗设备余台(件),医院的诊疗检查范围,医院的检查诊疗水平。孜孜不倦的追求结出了累累硕果,开拓创新赢得了诸多殊荣。目前,医院占地面积72亩,医疗业务用房6.5万平方米(其中临床科室29个、医技科室16个、门诊科室28个),开放床位张,年门诊量约55万人次,年住院病人4万余人次,发展成为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医院,承担着全市的危急重症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工作,忠诚守护着全市70余万父老乡亲的健康。医院先后被评为“医院”、“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河南省“十大指标”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河南省“社会服务承诺先进单位”、河南省“医院”、河南省“医院”等。 70年来,变化在点滴之间,变化积少成多。这些变化是在历届院领导班子带领下,一代又一代“济医人”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一代又一代“济医人”用勤劳和智慧换来的,一代又一代“济医人”用医术和口碑换来的。70年来,医院经历了淬火洗礼,实现了脱胎换骨般的巨变,实现了凤凰涅槃般的重生。 医院各项管理制度 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院管理制度。 医院医院的发展重心,医院精细化管理,医院运行效率和执行效率的同时,医院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医院综合改革要求,医院切实做好“两票制”、分级诊疗、阳光采购、医疗反腐、绩效考核改革等工作,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效率,进一步减轻人民群众的看病就医负担,激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在实施质控管理提升工程方面,医院建立了三级医疗质控体系,加强对疑难、危重病人的巡视工作,及时组织全院会诊。医院要求,住院3天没有明确诊断出病情或者病情没有好转的需要组织会诊。年,全院共组织会诊次。同时,医院深入开展“医用耗材专项整治活动”,认真开展自查自纠,规范药品耗材采购管理;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实施护理三级质控,加强对病人重点环节、重点时段的管理,每月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为出院患者提供用药、康复指导等,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医院感染控制,落实院感防控和个人防护措施,开展职业暴露应急演练,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 此外,医院还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制度和机制,在全院各重点部位安装报警系统和个高清摄像头,构建医院视频监控体系;实施安全生产日巡查制度,定期对设备和消防应急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实施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加强院内交通秩序整治,解决就诊群众停车难等问题。 近年,医院积极开展导医导诊、投诉接待、患者访视、满意度调查、出院后回访等,切实改善患者就医环境;扎实开展卫生计生重点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启动药品零差率销售,取消药品加成等,让医院的医疗服务更加贴近民生。 让医疗服务更加贴近民生 8月24日上午,患者李春红在医院全科医学科接受治疗。今年48岁的李春红,由于过度肥胖,出现了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糖尿病、心梗等并发症。在接受治疗的几天时间里,主治医生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全周期的康复治疗。目前,患者李春红的心衰、呼吸困难等症状得以好转,并计划出院。 全科医学科的李艳作为其主治医生,针对患者的特殊情况对其进行全方位管理,并给其制定了出院康复管理清单,包括详细的日常膳食、运动、口服药物等。李艳介绍,下一步有条件的话,医院免费为患者实施胃减容手术。 为了更好地推进分级诊疗建设,医院成立了全科医学科。目前,该科已经演变为我市集医疗、教学及科研为一体的临床科室,也是医院首批国家级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协同基地、济源市全科医学技术指导中心。 为了方便群众就医,医院还加大了信息化投入,以科技的力量来简化流程,让群众就医更便捷。医院不断加强信息系统建设,目前已正常运行HIS、LIS、PACS、手术麻醉、ICU管理、门诊“银医一卡通”等系统,所有临床科室的电子病历、电子医嘱、电子“手术申请单”系统和门诊挂号、门诊医生工作站、电子处方、电子时间签名认证等也全部实现运行。同时,医院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