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3月31日下午3:30

省政府新闻办召开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第四十四场新闻发布会

重点回应全省中小学

特别是高三学生复学时间等社会关切问题

发布会上,省教育厅总督学李金川回应了各级各类学校复学时间。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并报教育部备案,河南省各级各类学校返校复学方案总体安排是:

全省高三年级4月7日统一返校复学;

中小学校(含市县所属中职学校)其他年级和幼儿园的返校复学工作由省辖市统筹安排,且不早于4月13日,原则上初三年级省辖市域内统一开学时间。

高校(含省属中职学校)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其返校复学时间,需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另行研判确定,并提前向社会公布,总体考虑安排在中小学校返校复学之后。

来源:河南省教育厅

教育时报·战疫特刊一版战疫特刊战疫新声

标题新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7日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形势,研究部署进一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审议《关于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等情况的汇报》和《关于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情况的综合报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王国生在省委专题会议上强调:牢牢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推进打基础管长远关全局惠民生重大水利项目建设

1

我国劳动教育有了“硬指标”

据新华社北京3月26日电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近日印发,近年来被淡化、弱化的劳动教育有了“硬指标”。

意见规定,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做出规定。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

为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意见提出,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可靠。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意见还特别指出,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

“将劳动教育与智育区别开,防止用文化课的学习取代劳动教育。”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

2

开学预备铃响,校园是否就绪?

□教育时报记者王磊

春光宜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很多省份已经有序开学。3月26日,河南再次下调风险等级,全省个县(市、区)全部为Ⅲ类区域;3月27日,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指挥部教育系统工作专班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做好普通高中三年级开学条件全面排查工作的紧急通知》。消息传来,很多学生和家长对开学的期盼又增添了几分,“开学的预备铃已经响起来了”。

日前,河南省政府副省长霍金花先后到郑州师范学院、郑州市实验高级中学、郑州市惠济区实验小学等大中小学校,指导部署下一步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她强调,要高度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心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要坚持立德树人,把疫情危机转为教育契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开学准备的各项工作中,不仅要做好疫情防控,保证师生安全,还要积极筹备教学衔接、化疫情为教材等众多核心工作。近日,记者连线一些中小学教师、校长,就复课准备情况进行了采访。

济源市济水一中设计了开学第一课,让学生成为疫情这本教材的编写者,图为教师模拟开学第一课的上课场景

优化校园环境,

指导身心调整,

让学生更快适应校园生活

受疫情影响,超长版寒假已经两个多月了,“开学”成为了师生们的迫切期待。但是,每次开学初,学生都会经历一个过渡期,这一次更为特殊。开学后如何让学生从懒散、慢节奏、低效率的居家学习生活快速过渡到快节奏、规律规范的学校学习生活?

首先要做好校园疫情防控,为学生创造安全有序的学习环境。据了解,全省很多中小学都进行了开学后的疫情防控演练,从物资储备到进出校园管理,再到教室、食堂、宿舍管理,疫情突发紧急情况演练等,都做了充足准备,有效减轻了学生心理上的压力,让其更有安全感。

“学校除了做好防疫准备,还可以通过美化校园环境,比如更换宣传栏标语,布置花草、雕塑等,让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学生自然也就身心愉悦。此外,还可以提前开展一些联谊活动,比如,师生、同学之间互相写信,为同伴准备一个小礼物……增强彼此间的感情。”首届河南最具影响力教师、洛阳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校长武艳艳建议。

第二届河南最具影响力班主任、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济源高级中学教师黄彬涛为班里的每位学生准备了一支棒棒糖,一支支五颜六色的棒棒糖是对学生的甜蜜祝愿,同时希望疫情过后学生能够开启多姿多彩的人生新篇

开学后,可能会有部分学生仍对疫情感到恐惧、焦虑,武艳艳说,需要教师及时沟通和引导,必要时,可以邀请心理专家进行辅导,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教师要指导学生自主调整身心状态,尽快适应开学节奏。”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教师张大鹏建议,要鼓励学生按照学校作息时间调整生活方式,让身体机能更快适应学校生活节奏。长期的居家学习,学生可能养成了赖床的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花样任务”,完成对学生的清晨唤醒,如报起床时间,报疫情变化,晨读内容录音,内务整理拍照,为父母沏一杯清茶,等等。“通过一些‘折腾’,让孩子们把习惯改过来。”

为了使学生的身体状况恢复到最佳状态,张大鹏还号召全体学生每天锻炼“打卡”:提膝卷腹、后退弓步、开合跳、波比跳、蝎子爬、平板支撑、高抬腿跑、登山跑……每次20分钟左右,额头见汗为标准。

开学前,第10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许昌高级中学教师徐虹艳带领学生完成体能打卡任务,逐步为开学做准备

做好成效测试,

完成方方面面的有效衔接

在居家学习这段时间,不少家长、教师反映,学生在家自律性不强,加上外在诱惑多,学习问题频出。开学前后教师如何做好学生学习成效测试,让学校教学与居家学习有效衔接?

郑州市惠济区实验小学校长田郑敏认为,做学生居家学习效果检测非常必要,除了常规的试卷检测,方式还可以更多样化。“我们学校将口试、动手实践、家访等手段运用到学生学习成效测试中,多方位、多角度检测学生居家学习效果、学习状态。”

中原名师、南阳市第十七小学教师李付晓建议,首先要落实好学生居家学习的目标,这是衔接的基础,开学之前要做好“三抓”“三清”,即抓直播课、抓作业、抓测试和课课清、周周清、单元清。

“抓直播课”,是随机连线学生,督促听课,让学生做好课堂笔记,下课后两分钟内把课堂笔记拍照传至小组群,老师检查反馈;“抓作业”,指教师亲自批改,及时反馈,分析作业情况,收集错题,录制讲解微课或直播评讲,重点讲解,强化练习,还可以让学生上传背诵、讲题视频,检查学生对知识理解、掌握情况;“抓测试”,认真落实“三清”,开学前,学生每个学科的居家学习内容,争取做到人人过关。这样把居家学习的过程管理好,开学后就能顺利完成教学衔接。

“开学后,教师不必着急开始新课学习,在落实好线上教学的基础上,针对成效测试,反馈结果,再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教学计划。”武艳艳说,教师要整合教材、活用教材,处理好线上已学内容与未学内容的关系,要把教材变“薄”、变“趣”、变“实”,使学生学得快、学得精、学得有效,同时根据反馈结果,实施个性化的“零起点”教学,统筹安排分层阶梯式教学计划。

除了    (来源:新华网)

原载:《教育时报》“战疫特刊”

推荐阅读:

超长假期还没结束,每周2.5天的休假又要来了?

别再说国外不会抄作业,你可能被骗了

教育厅说本周不会发布开学时间,本届师生以一句话回应一一

版权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yuanshizx.com/jysjj/727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