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24214.html

这是一种特殊的缘分。

6月13日,由河南省委网信办、河南省发展改革委、河南省生态环境厅、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黄河河务局主办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聚焦黄河生态带见证出彩河南”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近40名记者走进我市,对济源这座城市来了一次全方位“扫描”。

采访团先后来到城展馆、虎岭高新技术开发区清水源科技有限公司、济源钢铁集团特殊钢大棒材生产基地和王屋山第一洞天文化产业园进行采访,领略济源风光、感受济源变化、体味济源文化,力解济源华丽转身背后的故事。

电子发光地图、电子翻书、历史影片还原、虚拟导览系统……

在城展馆,

多种形式全景真实再现

济源最新的城市建设和规划,

将济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及

城市特色精彩展现。

“济源这座城市很有气质。”四川新闻网记者刘书夸赞道,城展馆的创意性、艺术性以及营造的氛围,给人以全新的震撼和视觉冲击,让人忍不住想深入了解这座城市。

在河南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个名为“水云踪”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吸引众多记者的注意,

记者们围着董事长问个不停。

“很难想象一个小小平台,实现了传感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完美融合、污水处理产业的全面智能化以及客户需求定制化与全面的增值服务升级。”陕西传媒网记者冯英杰说,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像“水云踪”这样的先进技术正主导着济源掀起一场以智能制造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革命。

“热”,

一来到济源钢铁集团

特殊钢大棒材生产基地,

记者们就感受到

济源工业发展的火热场景。

一边看,一边听,跟随着讲解员,记者对大棒材生产加工流程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钢铁厂在我们心中的固有形象瞬间改变了。”记者们感叹,这里没有傻大粗笨的设备、冒着浓烟的高炉、震耳欲聋的噪声、处处弥漫的粉尘。这里的主要装备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这里生产着附加值极高的高标准产品,可谓铁矿石上开出的“钢铁之花”。

“王屋山是古代九大名山之一,十大洞天之首,从华夏之祖轩辕黄帝王屋山设坛祭天开始,王屋山道文化就与中华五千年文明相伴而行,一路长歌……”在导游的带领下,记者走进王屋山第一洞天文化产业园,从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到小有河养生谷,看到一个多种产业业态并存的文化产业链和产业体系的园区。文化旅游、影视演艺、文化创意、养生养老、教育培训、工艺美术……济源打好“旅游牌”、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做法引起记者们的思考和热议。

远处奇峰耸立,

绝壁如削;

苍松翠柏各抢地势,

姿态万千;

清泉在深谷中鸣响,

村落点缀其间;

游客在绿海中游荡,

宫观庙宇星罗棋布……

王屋山的美妙景色让乘坐在大巴车中的记者们流连忘返。“王者之山,美哉。”中青在线记者王长宇打心底发出这样的感叹,“我对济源初见倾心、再见钟情,我还想再来天坛顶看日落。”

当大巴车于

当日晚八点多驶入道境广场时,

记者们都被眼前美丽的夜景迷住了。

眼前,

王屋老街熠熠生辉、流光溢彩,

宛如仙境。

彩虹吊桥、老街道、古民居内,处处人头攒动,记者们也忍不住加入夜游的队伍里。“逛吃逛喝逛游,大家在这里寻求难得的清凉,开启一段慢时光,挺好!”河南商报记者陈朋冲感慨道。

一路上,

记者们边走边看,

边看边聊,

拍照不断,

录像不停,

赞誉不止。

国际在线记者张俊洋说,通过这次采风收获颇丰。大家纷纷表示,这是一次难忘的采访经历,他们看见了济源城市的美好未来。他们一定会抓住新闻点,用文、图、视频等各种形式来展现济源山水,赞美济源,宣传济源。

记者们的脚步还未踏出济源,《愚公故里旅游热带来脱贫新希望》《济源“智”造:“水云踪”引领污水处理技术新变革》《一山一水一精神!从展馆里看懂一个城市》等一系列新闻稿件已在各大网络平台发布,向大家展示济源“风景这边独好”……

●济源牡丹园、龙泉湖生态公园等为济源再添亮丽底色

●中国白银城,到底是个什么城?

●美爆!济源这条街的树开满了“粉色风铃”!

●济源这些村厉害啦!将大有作为!

来源:济源日报记者马欢

制作:济源日报新媒体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yuanshizx.com/jysjj/69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