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等一批文化类节目的相继热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得以重回大众视野,受到广大群众的追捧。其实,早在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就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

  围绕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济源市出台了《中共济源市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大力实施济源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文艺普及工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文艺队伍提升工程、特色文化基地建设工程,努力推出更多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文艺精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又富又美新济源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这对于引领和推动济源文艺工作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济源民间剪纸艺人(王星辉摄)

济源民间工艺烙葫芦画(王兴辉摄)

豫剧《非常妈妈》演出现场(王兴辉摄)

春节诵读(图由苗洪森提供)

广场舞表演(郭跃军摄)

山口村民画猴(郭跃军摄)

济源市民积极参加各种文艺活动(王兴辉摄)

非遗传承(原震宇摄)

  文艺创作不能“缺钙”

  习总书记提出,文艺工作者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中,用好的文艺作品启迪思想,扫除颓废萎靡之风。为此,繁荣发展济源市文艺工作,需坚持把中国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

  

  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围绕“愚公移山,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着力打造“全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改革创新先行区”等方面所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先进事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持广大文艺工作者从愚公移山精神中汲取营养,从道德模范、新闻人物、青年领军人物、环保卫士中挖掘题材,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组织和支持爱国主义题材文艺创作,讴歌民族英雄,倾诉家国情怀,弘扬集体主义精神,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充分利用纪念日、传统节日等,组织全市主要文艺单位、影视播出平台和网络媒体,举办优秀爱国主义作品集中展演、展示、展映活动。

  人品与艺品齐升

  文艺工作者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千千万万的受众,因此文艺队伍须加强行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祛浮躁、降虚火、练内功。

  

  引导文艺工作者成为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拥护者、践行者和时代风气的先行者、先倡者。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引导文艺工作者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公约。完善青年文艺人才和特殊专业艺术人才管理机制。开展实施济源市文艺骨干和管理干部培训计划。加强文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加强文学、戏剧、音乐、书法、绘画、编导等人才培养,加大对民间民营文艺团体的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民间民营文艺团体发展壮大。

  放下架子,沾染泥土气息

  习总书记提出,文艺要赢得人民认可,花拳绣腿不行,投机取巧不行,沽名钓誉不行,自我炒作不行,“大花轿,人抬人”也不行。为此,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通过蹲点生活、挂职锻炼、采风创作等方式,虚心向人民学习,向实践学习,不断进行生活积累和艺术提炼;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出台支持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的管理办法和经济政策,为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成果展示平台;完善激励考核机制,把深入生活纳入文艺单位目标管理和领导班子业绩考核,把创作成果做为文艺工作者业务考核,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发挥知名作家、艺术家的带头作用,使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文艺界蔚然成风。

  打造“叫好又叫座”的文艺精品

  

  加强对文艺低俗、媚俗、庸俗之风的综合治理,对不良文艺作品把关不严、抵制不力或传播不良文艺作品、产生恶劣影响的,追究责任。科学编制愚公移山、女娲补天等神话寓言题材,济源杜八联、留庄英雄民兵营等红色历史题材的创作规划,重点支持文学、戏剧等创作,尤其加强以弘扬愚公移山精神为重点的项目剧本创作、内容制作的集中研讨和策划论证,为创作精品提供有力保障。加大对文学、剧本等原创性、基础性环节的扶持力度,实施网络文艺精品创作和传播计划,推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等新兴文艺类型繁荣有序发展,把网络文艺纳入创作生产和引导管理范畴。努力推出一批文艺精品,实现济源文艺创作生产从“高原”向“高峰”的跨越。建立济源文艺精品创作专家评审委员会,组织好济源市文艺精品评选,加大评选成果的宣传展示。

  习总书记提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所以,繁荣发展济源市文艺工作,需建立经得起人民检验的评价标准。

  给群众文艺插上腾飞的翅膀

  近年,《济源晨报》报道了很多讴歌家乡美,传播济源文化的人物和事迹,其中有部分就来自民间的智慧和力量。比如济源重生街舞团用街舞讲述传说《愚公移山》,济源声乐教师郭现平将《山水济源》唱到央视网络春晚,济源农民画家用画笔生动呈现太行猕猴……因此,繁荣发展济源市文艺工作,需要使蕴藏于群众中的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制定全市繁荣发展群众文艺的规划,健全群众文艺工作网络,发挥好各级文化机构和各类基层文艺组织的引领作用;完善群众文艺扶持机制,扶持引导业余文艺社团、民营剧团、演出队、老年大学以及青少年文艺群体、网络文艺社群、社区和企业文艺骨干等广泛开展创作活动;广泛开展“教你一招”群众文艺活动,加强基层文艺骨干培训,引导群众在参与文艺活动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培养群众文艺爱好;鼓励和支持群众文艺与旅游、体育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搭建文化惠民平台,实现共享

  习总书记提出,人民需要文艺。因此,应该大力发展文艺普及工程,全面推进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硬件设施、提高服务能力,统筹利用文化资源,创新管理机制。

  

  完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积极做好美术馆、博物馆等重大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筹备工作;合理规划利用文化城,改造提升演出场地,建设精品展览展示平台;加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艺术普及服务平台建设。持续抓好“中原文化大舞台”活动;扎实开展“文明济源·欢乐中原”“消夏文化节”“‘济水韵’周末公益小舞台”等活动;鼓励支持民间文艺团体和农村剧团发展,在专业培训、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倾斜;打造一批重点农家书屋。

  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

  习总书记提出,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但传承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所以,繁荣发展济源市文艺工作,需要推动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强力打造愚公移山、道教文化、济水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旅游品牌。加强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抓好文物保护和历史文化研究。发展民间艺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大对“邵原神话群”“愚公移山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保护力度,建立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展示馆。加强各级各类学校艺术教育。

  建设特色文化基地

  利用济源市现有文化资源,大力推进文化旅游,发展特色文化基地建设工程,把特色文化基地建设与美丽乡村、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特色文化村、优秀活动场所建设结合起来,与产业集聚(开发)区、特色商业街建设结合起来,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共建合力。

  

  选取在书画、曲艺等方面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有影响的镇(街道)、村(社区),建设特色文化基地。重点围绕王屋山、济水和愚公移山精神打造文化品牌,做大做强愚公文化产业园。发挥有代表性的民间手工艺人、工艺美术大师和文化名家的作用,鼓励实施文化“一地一品”战略。形成绘画、戏曲、剪纸、画猴、特色民俗等一批文化品牌。(张佩)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yuanshizx.com/jysjj/198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