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脱林肤色遮盖液 http://www.kingbaby.com.cn/gushi/12837.html 先秦典籍《列子》记载了一个寓言故事: 90岁的愚公居住在河南山区, 一开门就是太行、王屋两座大山, 交通阻隔,压力山大。 愚公不认命, 带着一家老小凿山开路, 想要使道路直通山的对面。 隔壁村的智叟讥笑他太傻, 说凭你风烛残年的力气, 连草木都动不了, 还能拿山上的土石怎么办呢? 愚公移山雕像。来源:图虫创意愚公长叹道: “即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无穷无尽, 可是山不会增高,还怕挖不平它吗?” 故事的结尾极具浪漫色彩: 上苍深受愚公感动, 派二神背负二山,投于朔东、雍南。 这是古代先民的美好幻想。 实际上, 太行山依然矗立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 但愚公的精神永世不灭, 他的心愿早已被后世实现。 1.巍巍太行八百里 中国的构造地貌, 总体上分为由西向东渐次降低的三大阶梯。 在黄河北岸, 从平原向高原的自然转折, 由第三阶梯向第二阶梯的天然一跃, 就是太行山脉。 太行山, 位于中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 西接黄土高原,东临华北平原, 北起北京西郊的西山, 向南一直延伸至河南、山西交界的王屋山, 与中国南北分界线上的秦岭衔接。 自古有“八百里太行”一说, 太行山纵长约公里, 呈东北—西南走向, 总体山势北高南低、东陡西缓, 山脊平均海拔-米。 八百里太行山, 是山西、河北、河南与北京四省市的界山, 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中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也是最能代表华北, 甚至代表中国北方的山脉。 按照自然地理与人文意义的划分, 逶迤连绵的太行山 又被分为北太行、西太行与南太行。 小五台山。来源:图虫创意大体上看, 太行山位于河北省境内的部分,叫做北太行, 山势高耸陡险, 太行山主脉之上的最高峰, 海拔米的小五台山雄踞于此。 山西平顺西井山,太行天路。来源:图虫创意西太行,则位于山西省境内, 是典型的高原地貌, 黄土覆盖,尘土飘飞, 却蕴藏着丰富的矿产。 八里沟,太行山南麓。来源:图虫创意位于河南省境内的部分,是南太行, 因流水的滋润而形成雄秀的自然山水。 河南科学院地理所所长冯德显说,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给了河南。 北方山水自有别样的雄伟, 不像江南山水那样氤氲着灵气, 但在6亿年前,太行山也是一片汪洋大海, 后经燕山运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等演变而渐渐隆起,才形成古太行山。 距今二三百万年前, 太行山再次大规模抬升, 加上河流的切割作用, 最终形成今日太行山的地形地貌。 太行山的抬升, 也造成了太行山以东盆地的不断沉陷。 这种地质构造的一正一负, 使西边不断地削山移土, 东边不断地填海成陆, 原本东临大海的太行山东麓成为陆地。 因此,有学者认为, 太行山是华北平原的“母地”。 没有太行山,也就没有华北。 北宋时,沈括登太行山, 在山崖间发现一些海螺贝壳, 指出:“此乃昔日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 这是中国古代学者 对太行山区化石与地质学的早期认识, 现代研究已经证实了沈括的论断。 2.天下之山,莫大于太行 想要理解愚公的心愿, 先要读懂太行山。 太行山山峰林立,沟壑纵横, 是自古以来中华各民族 从北往南、由西入东的必经之路, 如同一道天然的长城。 太行大峡谷。来源:图虫创意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 笔直如削、连绵不绝的长崖犹如城墙。 红色嶂石岩构成山体的下部, 白色石灰岩构成山体的上部, 两者结合,在峰峦之间形成一个宽广的“平台”, 如城墙上的砖石地面。 南太行山的村落 就多集中分布于这种面临深谷的平台上。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沙窑乡郭亮村和挂壁公路。来源:图虫创意太行山石头村。来源:图虫创意对于华北平原与中国首都北京而言, 太行山也是一道重要的生态屏障, 其对夏季风有明显的阻滞作用, 华北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同时, 黄土高原东部河流经太行山流入华北平原, 汇入海河,滋润万物生灵。 河水流过太行山, 深深地切入山脉坚硬的基岩, 造就另一大绝景——曲流峡谷。 太行山是中国“曲峡”最为发育、最为壮观的山脉。 河南省林州市太行山大峡谷。来源:图虫创意与很多东西走向的山脉不同, 太行山不是大江大河的分水岭。 一些规模较大的主干河流, 如发源于平遥的沁河、发源于晋城的丹河、 发源于大同的唐河、发源于忻州的滹沱河、 发源于长治的浊漳河、清漳河等, 从高山流入平原,具备强大的势能, 溯源侵蚀作用较强。 河流以出山口为终点, 不断下切侵蚀,沿途“切穿”太行山主脉, 由此形成的峡谷幽深、壮美、九曲回肠、百折千绕。 太行山大峡谷。来源:图虫创意在山光水色的滋养下, 太行山还是一座丰沛的自然资源宝库, 拥有物种众多的生态群落。 这一地区盛产 核桃、柿子、花椒、党参、山萸等土特产品, 其中,核桃、花椒、柿子被称为“太行三珍”。 山西平顺县、代县、阳城县与河北涉县等地, 都凭借各自的名产而驰名海内外。 太行山猕猴。来源:图虫创意除了物种繁多的生物资源之外, 太行山区也是“煤铁之乡”, 矿藏资源达40多种,煤、铁资源尤为丰富。 至今, 太行山地区山西长治市铁矿探明储量为1.4亿吨, 晋城市为多万吨, 品种有赤铁矿、硫铁矿、菱铁矿等。 另外,还有大量大理石矿土分布于平顺、壶关等县, 硅石、石膏等资源分布于沁水、襄垣等县。 太行山以此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现代化建设, 深藏功与名。 无言的太行山养育着中华儿女, 居高临下地向东俯瞰华北平原, 以太行八陉连通四方,被誉为“天下之脊”, 而谈及太行山的地位, 不得不说那一座座雄奇壮丽的山峰。 北京西山。来源:图虫创意北京西山, 位于太行山最北端,拱卫着北京城, 自古有“神京右臂”之称, 也是京城文人雅士云集之地。 香山红叶、西山晴雪打动了无数匆匆过客, 从曹雪芹到梅兰芳,满载文明的悠长。 五台山台怀镇。来源:图虫创意 五台山同样雄踞于太行之北, 位于山西省东北部, 属太行山支脉, 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五台山日出。来源:摄图网五峰耸立,峰顶平坦如台, 自东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到此弘扬佛法, 近年过去了, 五台山每一处砖瓦倾诉着历史沧桑。 抗战期间,五台山是抗日军民 开展游击战的重要根据地, 佛教的出世与入世,在此完美交融。 大茂山风景区。来源:图虫创意河北也有名山。 在太行山东麓,位于河北保定的神仙山(大茂山), 曾经在多年的时间里拥有五岳之一的“北岳”头衔, 直到年清朝顺治帝下旨, 将北岳的祭祀地移到山西大同浑源县, 神仙山才被剥夺“北岳”之名。 神仙山如今名声不显, 在古代却是当之无愧的名山, 其山峰望之浩瀚如海, 唐代贾岛在《北岳庙》中写道: “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河南云台山。来源:图虫创意太行山的南部边缘, 河南焦作的云台山, 因常年云雾缭绕而得名, 呈现南太行独有的秀丽。 云台山具有独特的北方岩溶地貌, 曾入选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拥有亚洲落差最大的瀑布——米的云台天瀑。 古人早已发现此处的自然景观, 魏晋名士“竹林七贤”曾聚于此。 云台天瀑。来源:图虫创意太行山大峡谷之不同凡响, 更不逊色于这些千古名山。 太行山峡谷系 以拒马河、滹沱河、漳河、沁河等以及太行八陉为脉络。 在南北长公里、东西宽公里的范围内, 峡谷纵横分布, 以山西省陵川县王莽岭、壶关通天峡、 河南辉县八里沟峡谷、宝泉大峡谷、 邢台峡谷群等为代表, 气势恢宏,如同一扇扇时空之门。 身处其间,侧耳聆听, 铁马冰河入梦来。 从王莽岭到锡崖沟的挂壁公路。来源:图虫创意3.太行八陉,金戈铁马 论名气, 太行八陉似乎比秦岭古道低调太多。 说到秦岭古道, 很多人都知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历史故事, 都会为诸葛亮出祁山扼腕叹息, 都能背几句李白的《蜀道难》, 但对太行八陉[xíng]的印象,显得陌生多了。 太行八陉中的长崖绝壁。来源:图虫创意太行八陉, 是自古以来穿越太行山东西两端, 连接今山西与河南、河北、北京等省市的 八条交通要道。 这八条横穿太行山“巨墙”的狭窄通道, 是古人利用诸多河流穿行形成的峡谷, 开辟出的河谷通道。 开拓太行八陉, 是华夏祖先有如愚公般的壮举, 也只有走过太行八陉,才觉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是各地驴友酷爱的徒步路线。 唐代诗人李白被排挤出长安后, 喝着闷酒向东而行, 来到了太行山,在八陉之前踌躇。 他在《行路难》中写下: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太行天路。来源:图虫创意在李白出生年前, 一代枭雄行至太行山, 亦心有戚戚焉。 年春, 曹操带兵征讨袁绍余部, 冒着凛冽的寒风翻越太行八陉, 深感太行山的巍峨险峻, 感慨连年征战、人疲马乏。 他在《苦寒行》一诗中写道: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历史上对太行八陉的排序, 一般是把最南边的轵[zhǐ]关陉作为第一陉, 以最北边的军都陉为第八陉。 军事史上, 历代名将从八陉用兵,常有出奇制胜的效果。 轵关陉,也称为“轵道”, 先秦时,轵关陉从轵城(今河南济源轵城镇), 经封门关、铁刹关, 直到晋国都城新绛(今山西侯马市), 行程公里。 在轵关陉北面的“太行陉”, 也称“羊肠坂”, 从今河南沁阳市北向, 经水南关、大口隘、天井关、壶关等名关, 向西直到兵家必争之地上党(今山西长治市), 行程也约公里。 太行八陉。来源:图虫创意第三为“白陉”, 从今河南辉县市, 经过紫霞关、大河关, 直到秦赵古战场长平(今山西高平市)。 此三陉, 在战国时期上演了一场人间惨剧。 《战国策》记载:“秦下轵道则南阳动。” 秦军东出,必定经过太行八陉。 公元前年, 秦将白起率军出轵关陉攻占韩国野王邑 (今河南沁阳市), 从中切断了太行陉, 以此隔绝韩国通往上党的交通, 上党郡守冯亭遂将上党献于赵国, 引发秦赵两国之争,长平之战爆发。 这场耗时三年的大战, 以秦军战胜赵军告终, 赵国四十万士卒惨遭坑杀。 浊漳河。来源:图虫创意宋代的苏东坡称上党盆地为“天脊”, 其位于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的中间, 浊漳河从中流过, 掌控着整个晋东南,战略意义极其重要。 这正是秦赵为之争得头破血流的原因。 山西高平市的长平古战场遗址, 仍不时发现尸骨坑, 中国人打扫这片战场,足足扫了两千多年。 有别于秦帝国崛起过程中的残酷, 白陉不远处的太行八陉第四陉“滏[fǔ]口陉”, 却有一个浪漫的别称——风月关, 其主要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 可经由这条路,从河北临漳通往山西长治。 河北井陉南峪古镇。来源:图虫创意第五陉是太行八陉中的“高速公路”——井陉, 也是八陉中最为重要的一条。 井陉主要循着 自西向东横穿太行山主脉的 桃河—冶河及其支流的谷地, 以及由太行山西流入太原盆地的 白马河—潇河谷地构成, 大致上是从今河北石家庄市井陉县境内西向, 经过土门关、娘子关, 到今山西阳泉市,再往西,可直达太原。 井陉连接沃野千里的华北平原与汾河盆地, 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河北井陉,秦皇古驿道,驰道。来源:图虫创意井陉也被称为“秦皇古驿道”, 堪称秦汉时期的国道。 中国现代地质学泰斗丁文江认为, 这是太行山里唯一可走大车的路。 秦始皇与井陉的故事却令人唏嘘。 公元前年,秦始皇东巡途中暴毙, 随行的赵高、李斯拥立胡亥即位,秘不发丧, 将始皇帝尸体与几车臭咸鱼一起通过井陉运回咸阳。 之后,秦帝国淹没在起义的浪潮中。 河北蔚县飞狐峪。来源:图虫创意第六陉是“飞狐陉”, 从今河北省涞源县北,通往张家口市蔚县, 是来往于华北平原与山西高原、蒙古草原的要道。 年,成吉思汗派遣蒙古铁骑伐金, 先从北边的居庸关攻打而不得入, 后来南下经飞狐陉, 与关外大军内外合兵, 杀入中都(今北京),进一步消灭金军精锐。 几年间,蒙古军以排山倒海之势横扫金境, “破九十郡,所过无不残灭”, 金人不得不献出妇女和金帛求和, 最后在宋蒙联军的征讨中走向灭亡。 七为“蒲阴陉”, 一般认为在今河北省易县的紫荆岭上, 以紫荆关为节点, 连接涞源和易县, 向东可抵达华北平原,向北可防守北方游牧骑兵。 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来源:图虫创意太行八陉的第八陉为“军都陉”, 从今北京市西北之居庸山, 向西北经居庸关、张家口市怀来县、宣化区, 到达张家口张北县(古代又称无穷之门), 因居庸关古称“军都关”而得名。 军都陉是古代出燕赵去往塞外的咽喉之路, 多为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交战的战场, 如今已渐渐湮没在历史中, 而作为北京北大门的居庸关, 名气早已盖过了整段军都陉。 居庸关雪景。来源:图虫创意与之相对的, 若从蒙古高原进犯北京也可以走这条路。 年,蒙古瓦剌首领也先进犯大同, 迷之自信的明英宗御驾亲征, 兵败后沿军都陉后撤, 在土木堡(在今河北省怀来县)沦为俘虏。 也先挟持明英宗后,迅速兵临北京城下, 多亏明朝大臣于谦指挥若定, 打赢北京保卫战, 逼退也先的大军,保住了明朝。 明亡, 也是亡在了军都陉。 年,李自成进入山西境内, 连陷太原、大同,从军都陉过居庸关进抵北京。 京城屏障尽失,几日之间就被攻克, 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明朝灭亡。 太行星空。来源:图虫创意千百年来, 太行八陉既是太行山区最早的省际通道, 也是重要的军事重镇。 尤其是明、清定都北京后, 围绕京畿, 在太行山四周形成了一道“内长城”, 与外长城形成一道双保险。 河南新乡辉县南坪村太行山大峡谷。来源:图虫创意在太行山上, 还有更深藏不露的古老长城。 河南新乡市的魏长城遗址,距今已年。 这是战国时,魏国为防御赵国修建的边境要塞。 往事越千年, 太行山上的金戈铁马, 记录了历代王朝的兴衰存亡。 长信宫灯,出土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墓。来源:图虫创意直到近现代, 星罗棋布的雄关与要道, 仍在太行山上谱写着铁血的英雄史诗。 年,日军全面侵华, 接连突破内长城一线, 气焰嚣张地向太原进军。 生于太行山东麓河北藁[gǎo]城的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军军长郝梦龄, 率部前往晋北忻口前线反攻日军, 这是拱卫太原的最后一道防线。 面对日军的猛烈火力, 部下劝郝梦龄退下第一线。 他却坚持不退,大声呐喊说: “瓦罐不离井口破, 大将难免阵前亡!” 这场战役中, 郝梦龄将军在前线作战时 不幸被日军机枪扫射中弹, 壮烈殉国。 他是抗战期间中国牺牲的第一位军长。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来源:图虫创意太行山上, 八路军创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在抗战期间打出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胜仗, 相当提气。 年,八路军前敌指挥部遭遇日军突袭, 高级指挥员左权负责断后, 在山西辽县被炮弹击中头部牺牲。 作为抗战时期殉国的八路军最高将领, 后来,人们把他的牺牲之地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左权县,可追溯到战国时赵国的镣阳邑, 从地形上看,是游击战中的绝佳设伏地。 这座小城,位于太行八陉的滏口陉上。 太行山的故事, 始终离不开这八条历经千锤百炼的古道。 行路难,行路难,几千年来, 在此辛勤劳作、不懈抗争的民族, 于大自然之外,赋予了太行山另一种意义, 这是愚公般的精神, 也是太行的精神。 4.太行山下路,荆棘昨来平 在愚公移山的故事中, 搬走二山的方案好似异想天开, 却有一种人定胜天的豪迈气概。 世代居住于太行山的人们, 与愚公一样心怀着诗与远方, 也有同样的一股韧劲。 终于,他们通过凿山开路, “打通”了太行山。 太行山多绝壁。 刀劈斧削的直立绝壁上分布着不少村落, 无法修建环绕而上的盘山公路, 于是老百姓有了一个奇妙构想。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的郭亮村, 是汉代一个叫郭亮的农民起义军将领所建, 至今已有年左右的历史。 自古以来, 郭亮村居民长期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怡然自得,但当时代变化, 对大山之外的向往,逐渐在新一代村民心中苏醒。 河南郭亮村绝壁公路。来源:摄图网郭亮村要通往山外, 得有一条公路。 自年开始, 在郭亮村13名壮士的带头下,村民挥起铁锤, 历时五年,用人力在山崖间开凿出了 一条长1米、宽6米、高4米, 可以通行汽车的隧洞,并顺利通车。 开凿时,村民们还用天然石柱支撑廊顶, 给这条隧道留了“照明窗口”。 从此,村民下山, 再也不用攀爬陡峭的绝壁。 这条路在峭壁上若隐若现, 如挂壁上, 便有了“挂壁公路”的美称。 挂壁公路夜景。来源:图虫创意除了郭亮挂壁公路, 太行山中还有6条开凿于绝壁上的挂壁公路, 包括: 河南辉县回龙村挂壁公路; 山西陵川锡崖沟挂壁公路、 昆山挂壁公路、陈家园挂壁公路; 山西平顺虹梯关挂壁公路、穽底挂壁公路。 太行山儿女, 靠自己的双手 打造出了世界筑路史上的奇迹。 挂壁公路。来源:图虫创意铁路时代开启后, 太行八陉重要性不复当年, 逐渐成为风景名胜。 火车轰鸣声回荡在山谷间, 背后也是一段艰辛的征程。 多年前,工程师詹天佑勘测定线, 带领工程队打造了 中国人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条铁路 ——京张铁路。 詹天佑最初的设计, 是由北京穿越太行,直达张家口。 可当时的技术无法克服这道障碍, 大清要亡了,也办不成大事, 京张铁路只好沿着原来的军都陉向北走, 每列火车要经过青龙桥站换车头, 沿“人”字型铁路折返, 在今日看来,费时费力。 京张铁路。来源:图虫创意半个世纪后, 詹天佑放弃的方案终于得以实现, 那就是今天连接北京丰台区 和河北怀来县沙城镇的丰沙线。 丰沙线横穿太行山, 穿凿67座隧道,架设81座桥梁, 此后成为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 堪称中国铁路史的里程碑。 丰沙线。来源:图虫创意从年施工,到年通车, 为修建这段公里的铁路, 总共有名工人牺牲, 平均每一公里就有一人倒下。 进山的第一个隧道前, 至今矗立着一块丰沙铁路烈士纪念碑。 在太行山中往复穿行, 不再是一场空谈。 除了铁路,还有多条干线公路沿着太行八径的遗迹, 穿越山脉,连通晋、冀、豫三省。 与以往不同之处在于, 穿山的路不再“绕弯弯”, 而是“怼过去”。 石太铁路。来源:图虫创意石太(石家庄至太原)铁路上, 贯通山脉的太行山隧道, 为目前国内里程第三的隧道 (仅次于青藏铁路的新关角隧道、 兰渝铁路的西秦岭隧道), 下行线全长27.公里, 上行线全长27.公里, 也是中国人穿越太行的代表作。 近日开通运营的太原至焦作高速铁路, 同样穿越太行山山脉,桥隧比高达71.01%。 这段铁路与河南郑州站相连, 将成为首条纵贯太行山的高铁。 太行山间, 一条条隧道、桥梁极大地提高了施工难度, 但中国人再次跨越天险,跑赢了时间。 有这么一句话, 中国有两大奇人,工程师与工人, 一个敢想,一个敢干, 有他们在,没有干不成的工程, 新闻截图,来源网络 愚公面对智叟的讥讽时说,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时至今日,太行天险变通途, 冀之南,汉之阴,乃至天南地北, 再无山川阻隔。 一个民族的勤劳与智慧, 永远镌刻于太行山上。 太行天路。来源:图虫创意参考文献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5 秦国强:《中国交通史话》,复旦大学出版社, 李保国:《生态经济沟建设理论与技术:以太行山为例》, 科学出版社, 聂作平:《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给了河南》, 中国国家地理8年第05期 卢毅然:《太行山东麓:一条“盛产”古都的大走廊》, 中国国家地理年第02期 安介生:《从历史地理看太行山精神与民族崛起》,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01期 创作团队 撰文:南朝子云 配图:邓贽嘉 ...完... 河南省林州市太行山大峡谷。来源:图虫创意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yuanshizx.com/jysjj/1374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