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是河南省省辖市,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位于河南省黄河以北,北隔太行山与山西晋城相接,西距中条山与山西运城交界,南临黄河与河南洛阳接壤,东与焦作毗邻。 河南省周边地区图 济源市在河南省的地理位置图 河南省济源市地图 济源市简介 济源市,河南省省辖市。济源市历史悠久,上古时代这里就是夏朝故都,夏代第六代君王少康迁都原,即今济源市区西北部火车站一带。年6月,济源撤县建市,实行计划单列,以原济源县的行政区域为县级济源市的行政区域,仍归焦作代管。年经国务院批准不再由焦作市代管,由河南省政府直辖(副地级市)。年升格为省辖市(按正地级市所有行政管理机构配置)。 年3月31日,国家发改委函复河南,支持济源市建设全国首个全域产城融合示范区。批复要求,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要走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道路,为全国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融合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年6月8日,中央编办批复同意设立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理委员会,为省政府派出机构,规格为正厅级,与济源市政府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年5月31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机构设置方案》。年8月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机构改革实施方案》。 概念区别“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和“济源市”的概念有所区别。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是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省委、省政府管辖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而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与济源市行政区域重合,因此河南省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理委员会是当前济源市行政区域内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济源市人民政府为河南省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的下辖机构。 全市辖5个街道、11个镇:沁园街道、济水街道、北海街道、天坛街道、玉泉街道、克井镇、五龙口镇、轵城镇、承留镇、邵原镇、坡头镇、梨林镇、大峪镇、思礼镇、王屋镇、下冶镇。 城市荣誉 全国文明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市 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 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城市 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市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国家节水型城市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 这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开放之城。济源具有强烈的开放、包容、合作意识,坚持“一招应多变”、“一举求多效”,持续加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全方位提供优惠政策、优质服务,正成为外来投资的热土,先后被评为“浙商(省外)投资最佳城市”和“外商眼中的河南最佳投资城市”、“年中国最佳投资城市”、“河南省金融生态示范市”。 这是一座文明和谐的幸福之城。济源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的位置,持续加大对社会事业和民生建设的投入力度,率先在全省实现了镇镇通高速、组组通硬化路、村村通广播电视、农村饮水安全和村村通自来水;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的城乡全覆盖,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率先在全省建立了被征地居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率先在全省为85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敬老补贴,各项保障标准处于全省先进水平;率先在全省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率先在全省免除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费;率先在全省完成了乡镇卫生院改造和村村有标准化卫生所。济源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群众安全感指数持续位居全省前列。目前,济源正在大力实施就业创业、教育提升、文化惠民、医疗健康、社保统筹、安居保障、扶贫开发、生态环境、公交便民、平安善治等“十大民生工程”,努力使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享有发展的成果。 这是一座务实创新的奋进之城。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济源正面临着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目前,济源立足于产业优势、区位优势、体制优势,紧紧围绕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牢牢把握全域城乡一体化发展主线,大力弘扬“愚公移山、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务实重干,求实求效,努力使各项工作持续走在全省和中原经济区的前列,为加快实现“一个中心、两个率先”(中原经济区新兴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建成中原经济区四化同步发展先行区)目标,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济源而不懈奋斗。 济源,一座充满生机、魅力无限的现代化城市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A级风景区: 王屋山世界地质公园 黄河小浪底风景区 黄河三峡风景区 五龙口风景区 小沟背风景区 九里沟风景区 济渎北海庙景区 旅游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