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 郑报全媒体记者谢鹏飞通讯员周蕊禹建杰文/图 如何造福群众,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如何主动作为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今年以来,上街区济源路街道以“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的宗旨,围绕“三项工程、一项管理”中心工作,通过党建引领,积极实施组织建起来、党旗飘起来、身份亮起来、形象树起来、桥梁架起来“五起来”活动,做到“党员沉下去、民意浮上来”,进一步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更加科学、精细、多元,更切实提升了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组织建起来,党旗飘起来,扛起责任。济源路街道成立于年,下辖9个社区,辖区个小区中,有76个无主管楼院,占全区无主管楼院的56.7%;需进行改造的老旧小区63个,占全区的48.8%。位于济源路街道新华街社区的新安东路4号院便是其中之一。原来这个小区道路破损、设施破旧、无人管理、居住环境差,经过几个月时间的改造,如今的4号院,违建全部拆除,道路平整,线路整齐,内外墙粉刷一新,特色文化墙引人注目,小区环境已经焕然一新。在该小区租房已有三年的郭萍说:“改造后,小区漂亮极了,政府不仅给小区安装了大门、路灯、充电桩等硬件设施,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与文化墙有机融合,我们小区文化档次有效地得到了提升,我在这租房,现在特别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据了解,为做好无主管楼院整治提升工作,济源路街道秉承党建引领、自治组织有效参与的工作理念,在无主管楼院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楼院(片区)党组织+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架构和服务网络,将社区党员、楼院党员、联建单位党员全部纳入支部。通过在各无主管楼院统一悬挂党旗,制作无主管楼院整治提升组织建设公示栏、志愿者服务公示栏和党员公示牌等,公开楼院党组织、居民自治组织成员名单和岗位职责,亮明各楼栋党员身份,接受居民监督。不定期召开小板凳恳谈会商讨解决小区治理问题,架起了支部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居民之间的桥梁,营造了党员当先锋、群众齐参与的浓厚氛围。目前,该办事处76个无主管楼院已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触角已延伸到楼院每一个“毛细血管”,党组织领导有力、楼院充分自治、居民广泛参与、联建单位全力协同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已逐步形成。同时,该办事处还积极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并以“红色物业”和非公党建为抓手,深化“工程”和“一二六”工作法,加强行业党建工作,推进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提升。 身份亮起来,形象树起来,示范带动。为了迎接建党99周年,济源路街道组织开展了“相聚党旗下、支部展风采”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党员志愿服务内容主要涵盖职能部门共建、爱国卫生运动、红色物业联动、无主管楼院共治等内容,近千余名党员志愿者戴党徽、亮身份、讲奉献,提供理发、家电维修、法律咨询等志愿服务项目二十余项,服务群众万余人,以实际行动向建党99周年献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能够直接为群众提供服务,这样更贴近居民,非常有意义!”济源路街道东方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张玉平义务为辖区居民提供理发服务十余年了,理发志愿服务深受居民欢迎。 紧紧围绕“三项工程、一项管理”中心工作大局,济源路街道大力推进区域化党建,健全城市各领域党组织互联互动、共建共享机制,以人民为中心,把服务居民、造福居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工作成效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引导在职党员、自管党员以小型、分散、发挥自身专长为主,实现党员兜底管理服务,彰显基层党建工作亮点。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街道千余名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为将服务活动持续开展下去,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社会参与”的思路,实行“报到、认岗、承诺、服务、评星、激励”的党员志愿者服务“六步工作法”,设立政策宣传、文化教育等10多种志愿者服务岗位,为党员服务群众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目前,街道以党员为骨干建立的矛盾纠纷调解、治安巡逻、健康义诊等志愿者服务队26支,参与党员余名。通过党建项目实施,围绕群众多样化需求,深入开展察民情、解民忧、集民智、办实事、促和谐等为内容的形式多样的服务,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群众生活真正得到改善,群众权益真正得到保障。 桥梁架起来,凝聚合力。为了积极引导党员、居民充分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真正把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架起来。一方面,济源路街道指导三湾街社区多层次多维度自编自办了上街区首家社区刊物《三湾季刊》。季刊分为红色三湾、便民三湾、健康三湾、文明三湾四个板块,内容选取社区本季度发生的真人真事,让居民了解街道、社区的主要工作内容,哪些党员、志愿者成为了本季度的社区“明星”,增强居民的责任感和认同感,积极为构建和谐社区添砖加瓦。居民称该刊物为“社区小季刊、党群联心桥”。另一方面,街道积极实施“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创新“下楼院、唠家常、访民情、听民意”实践载体,建立了“机关、社区、综合执法、物业、环卫”+“片警、巡防”分包下沉的“5+2”工作机制,为下沉的名工作人员统一印发了可以装在口袋里的社情民意记录本,方便随时记录巡查发现的问题和居民反映的诉求。 街道健全信息汇总、研判、处置、反馈制度,每天汇总社情民意记录本所记录的问题,建立“民生台账”,将所有问题分类整理,按照问题难易和紧迫程度分为当前、近期、中期、长期四个时段,当前可以解决的确保“上不过午、下不过夜”,对于需近期、中期、长期解决的问题,逐项明确牵头部门、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街道督查室对办理时效进行动态跟踪,对未在规定时限内办理的,限时督办;对办理效果不满意的,提交街道党工委研究,重新办理,做到不解决、不销号,不满意、不销号。同时,通过党员大会、居民代表大会,全面公开事项办理和反馈情况,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让群众反映的困难诉求,事事有回应,件件能满意。截至目前,“小本本”累计收集意见建议多条,涉及道路综合整治、老旧小区改造、城市精细化管理等11个方面,已解决条,还有68条正在协调解决中,累计为居民群众办实事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yuanshizx.com/jysdl/654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