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科级干部秋季培训班学员一起到济源市愚公移山干部学院接受党性专题教育,近距离学习愚公移山精神,汲取精神力量,感受颇深。 对于济源,我有一种特殊的情结,这种情结源于年随省委考核组到济源进行的例行年度考核。正是那次考核,让我对济源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领略到了作为愚公后人的济源人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干事创业精神。 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古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祥地。长期以来,济源人民在愚公精神的鼓舞下,百折不挠,不懈奋斗,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正是由于济源人的敢闯敢干的精神和骄人业绩,才奠定了济源今天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地位。 就在我们到达济源的当天下午,愚公移山干部学院(济源市委党校)的赵晓丽老师就以《愚公移山:宝贵的民族精神财富》为题,为我们讲述了愚公移山从寓言上升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直到当代的传承与丰富发展的历程,让我们对愚公移山精神有了更全面深刻的了解。当年,正是毛泽东,在将“愚公移山”上升为民族精神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年12月和年1月,毛泽东在抗大的讲话两次提到愚公移山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讲愚公移山的故事至少讲了三次。一次是4月24日在口头政治报告上讲的。一次是5月31日在大会的结论中讲的。毛泽东说:“同志们!我多次讲愚公移山的故事,就是要大家学习愚公的精神,我们要把中国反革命的山挖掉!把日本帝国主义这个山挖掉!”一次是6月11日在大会闭幕词上讲的,闭幕词的题目就是“愚公移山”。毛泽东说:“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这件事感动了上帝,他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 我们可以想象,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面对日寇的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封锁,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处境是何等的艰难。毛泽东用愚公移山的故事来鼓舞全国人民的斗志,坚定革命者的理想信念,也大大增强了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心。面对巨大的困难,愚公精神起到了何等重要的作用! 在王屋山下体验式教学点,面对愚公移山的群雕,全体学员在党校老师的带领下,集体朗诵了列子的《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铿锵有力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我们眼前仿佛浮现了愚公带领子孙们正在挖山的情景。作为我们先人的愚公,不顾智叟的冷嘲热讽,以九十多岁的高龄,立下宏图大志,借助简陋的工具,身体力行,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上天,搬走了大山。这虽然是个寓言故事,但确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敢为人先、不懈奋斗的真实写照,其中蕴含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原因。想到这里,我不禁对愚公肃然起敬。 在接下来的搬石体验移山活动中,要带着10多斤重的石头爬到体验教学点的标志处。王屋山最高峰多米,教学点标志大概海拔多米,不到王屋山顶峰的三分之一。即使耐着性子爬上去,已经是气喘吁吁。我们顾不上欣赏满山的红叶,又匆忙踏上了归程。可以想象,走一点山路就如此劳累,愚公移山要付出多大的力气? 在市委党校礼堂,我们观看了专题纪录片《激情岁月树丰碑》,该片反映的是修建引沁济蟒工程的故事,让我们真正了解了当代的愚公精神。 引沁济蟒工程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济源、孟县(今孟州市)两县人民自力更生,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战天斗地的伟大创举。引沁总干渠从年12月一期工程开工至年一期扩建工程竣工,整整奋斗了10年时间。这条“人工天河”是继林州红旗渠之后创建的又一个大型灌溉工程,是河南省山区水利发展史上又一伟大丰碑。 该工程跨越多个山头、多条河流、凿通修建66个隧洞(总长多米),建造了座桥涵洞,建成了总长达公里、可通水23个流量的"引沁济蟒"大渠。这条"人工天河"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干、支、斗渠总长近0公里,灌区面积达40万亩,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随后参观愚公渠的东方红渡槽时,让我们实地感受到当代愚公精神的伟大。只见东方红渡槽像一道亮丽的彩虹,飞架在虎岭河上空,距离地面50.5米,长米,雄伟壮观。在六七十年代,大型机械相对缺乏和工程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济源人民靠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和战天斗地的勇气,完成了气吞山河的壮举,着实令人钦佩。 在小浪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参观了展览馆和大坝。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感人故事,向我们展示着建设者们的付出与奉献,学员们无不被宏伟的工程,现代化的管理、复杂的技术及建设者团结一致、顽强拼搏、克服困难、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无不被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壮举所折服。据讲解员介绍,当年德国一家承包商因为山体塌方事故死了几个人,向中方发起索赔。如果索赔成功,将给国家造成40亿元的损失。无奈之下,中方对工程进行了反包。附近的村民免费为德国公司打工,最终按时完成了小浪底的建设任务。当时,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听到此事后,深受感动,当即表示要把小浪底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用以教育后人,更好传承他们的精神。 看看雄伟的大坝,再看看碧玉般的黄河水,心中不由感慨万千。“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当年桀骜不驯的黄河,终于在小浪底被驯服了,河水也变得清澈起来。建设小浪底的精神,不正是愚公移山精神的最好传承吗? 一路上,我无暇欣赏风景,陷入了严肃的思考。济源为什么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是因为愚公移山精神已经渗入到了每个济源人的骨髓,成为性格的组成部分。愚公移山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也正在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我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正要靠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努力、接力奋斗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长征路上,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责任。让我们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大力弘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精神,在中国和世界进步的历史潮流中,坚定不移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直至光辉的彼岸。 让我们共同努力。 宋崇豪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好口碑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