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8/3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诗意济源,禅意生活

李浩摄

妻子是济源人,老家在坡头镇双堂村,从某种意义上说,我算半个济源人。自年五一假期第一次到济源之后,我就与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我心中,济源是一座充满诗意的旅游文化名城,能在这座城市里生活,是一种幸运。

邓国晖摄

济源,顾名思义,为济水之源,即济水的发源地。在古代,济水与黄河、淮河、长江并称“四渎”。隋朝时,为祭祀济渎神而建的济渎庙,保存完好至今,并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中国北方“古建筑博物馆”的美誉。同时,济源还是愚公移山、女娲补天的发祥地,留下了一个个美丽感人的故事以及一首首精美的诗篇。伟人毛泽东曾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闭幕式上专门讲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希望全国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共同建设好我们的国家。

邓国晖摄

怎能忘记,在济源黄河小浪底风景区,我和妻子一起畅游时的情景。就是这个小浪底风景区,西起八里胡同,东至黄河西滩,全长54公里,共分为四个风景区,恰似黄河母亲身上镶嵌的四颗明珠,璀璨夺目,成为世界各国民众竞相前往的景点。看到横亘在两座大山之间的小浪底大坝,想着一群群济源民众奋战在崇山峻岭间,开荒拓土、凿石铺路、截水修桥的景象,我的心中就禁不住涌起无限感动。再想到景区的纪念碑上,记载的为小浪底工程建设牺牲的英雄名单,我一时泪流满面。妻子的老家就在小浪底风景区里。岳父说,当时修建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时,村里的壮劳力全部参战,历经无数个昼夜的艰辛劳作,更见证了这一惊世之举的不俗与不易。还记得在参观完济源小浪底风景区之后,我当场写了一首诗:“开山辟路天地间,万众齐心化万难。济源人民多壮志,浪底工程美名传。”

邓国晖摄

怎能忘记,在济源五龙口风景名胜区,我和友人们一起观赏古栈道、藏兵洞时的欣喜与激动。这个风景区,是河南省最为著名的风景区,内有多处文化古迹,更是太行猕猴群的栖息地。行走在山间石阶路上,不时与憨态可掬的猕猴邂逅,那种唯美的享受更是无法言说。行至山顶远望,惊奇地发现沟壑幽深、云海翻腾,真是风光奇伟、景象万千,给人以流连忘返之感。我先后多次赴五龙口风景区观光。有一次,我带儿子去游玩。他懵懂地问我,以后能不能在景区里买一套房子,这样就能天天欣赏好风景,天天陪着猕猴们玩耍了。我笑着说:“你小子挺会想的,留个念想吧,或许有一天能实现呢……”听完我的话,儿子愉快地笑了,仿佛很快就能住进景区里似的……

邓国晖摄

怎能忘记,在济源王屋山风景区,我和文友们一起观群峰环绕、丘阜卑围时的欢呼与惬意。王屋山,是愚公的家乡,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唐代名道司马承祯在其著作《上清天宫地府经》中,将天下名山分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其中王屋山被列为“天下第一洞天”,号“小有清虚之天”,足以看出王屋山洞天福地的殊誉地位。王屋山的主峰天坛山,又是轩辕黄帝设坛祭天之所,有“太行之脊”“擎天地柱”之称。在王屋山,随时随地都能看到秀美的风景,或是虬枝峥嵘的老树,或是郁郁葱葱的花草,抑或是凌空欲飞的重檐楼阁。关于王屋山,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士留下了不少动人的诗篇,如王维在《送张道士归山》中写道:“先生何处去,王屋访茅居,别妇留丹决,驱鸡入白云。”李白在《寄王屋山人孟大融》中写道:“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邓国晖摄

济源的人,热情大方;济源的山,峻拔高耸;济源的水,清秀动人;济源的美食,像“不翻儿”、黄河鲤鱼、炒刀削面等,让人馋涎欲滴;济源的特产,像冬凌草、玉皇李等,让人回味无穷……济源的城市,楼房林立,充满现代化的气息;济源的农村,山水秀美,洋溢着别样的美感。在济源生活,时时与幸福相拥,与禅意为伴。只要你去济源观光,就会爱上这座美丽的城市。说到最后,我忍不住口占一首:“济水之源赛江南,风土民情具内涵。诗意济源甲天下,禅意生活恒相伴。”

“王屋山”杯济源旅游美文大赛进行中……

万元现金红包等你来!

详情点击左侧图标!

作者:邹相(河南郑州)

来源:济源日报

制作:济源日报新媒体中心制作

统筹:赵莉

编辑:牛鹏程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费用是多少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yuanshizx.com/jysdl/3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