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5/2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0353148116242762&wfr=spider&for=pc

3月4日,河南济源,大三女生靳金梓给河南济源二院投了简历后回家,路上遇到一名受伤的老人便上前帮忙。济源二院院长薛继东看到视频后,当即表示这个姑娘不用考试,直接录取,“有这样的好品德,何愁工作没有作为。”(中新社)

又是个“好人有好报”的故事!以工作机会来奖酬“见义勇为”,这一做法,极大契合了全社会的道德期许与价值偏好,可以说相当熨帖人心了。

此事中,靳金梓所做的事情,就是把摔倒老人扶起来,在他头下垫了个垫子,陪护直至到达……这波操作,到底能不能算“救人”,着实见仁见智。但可以确信的是,这位女生扶老人的举动本身,就已经难能可贵。将之说成是“好品德”,丝毫不为过。

医院负责人的说法,靳金梓不用考试,直接录取。这种领导拍板的“破格录用”,让这件“好人好事”的后续走向,平添了一丝复杂属性。有网友就问了,“鼓励见义勇为是对的,可枉顾程序正义的破格录用,是不是合适?”诸如此类的追问还真不是抬杠,毕竟医护工作自有其专业性,并不是有好品德就一定能做好的。济源二院院长的一番表态尽管情真意切,但未免有话说太满、事做太急之嫌。

其实,就算没有“跳过考试,破格录用”,走正常的招聘流程,靳同学也是完全可能得到这份工作的。而透过此事,我们实则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是,诸如“医护人员”等工作的招录,其程序设计到底要如何体现“品德”因素,其该占据多少权重?又该如何量化折算?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是,并不是品德好的人就该获得工作,但品德好的人在竞争工作的过程中绝对应该得到“加分”。特别那些事关公共利益、带有公益色彩的职业,更当如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医院会急切表态,要免试录用“救人”女孩,恰恰是因为其固有的招聘程序,无法就“品德因素”具象呈现、加权赋分。当前语境下,似乎临时的人为干预,才能修正这种机制的“不公平”。而就长远看来,我们还是期望,医护等职业的招录,能在规则设计之初,就充分兼顾品德因素的考量。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正义的“道德奖酬”引发不必要的争议。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yuanshizx.com/jysdl/13750.html
------分隔线----------------------------